次韵山中见寄
宋林景熙
物外高栖岂好奇,爱凉坐到雨来时。
四愁岁月空平子,三乐乾坤自启期。
晋代诸贤曲水会,镐京遗泽变风诗。
世交翻覆如云雨,野鹤孤心老竹知。
次仙豀陈侍郎韵寄题刘尚书二首·真止
宋陈宓
利禄由来酒样醇,伊谁未醉解收身。
须知泽畔独醒客,不顾墦间饱饫人。
晋代风流多逸士,陶公名节号忠臣。
筑堂景慕前贤行,饮水端能哜道真。
饭客
宋艾性夫
菜剪尧时韭,羹羞晋代莼。
家寒多食淡,客好不嫌贫。
一夜小窗雨,百年华发人。
明朝未须去,老别最伤神。
黄西有以清江李侯书来袁见招不果就既去西有
宋赵文
地僻谷自淳,此世有羲轩。
行携二三子,读书秋树根。
不拟山水窟,忽枉君侯轓。
携持贵人意,仆口不惮烦。
居然寒谷底,暖以扶桑暾。
是时花正浓,主客共清樽。
欣闻结驷盛,下贲穷巷原。
恍如神仙人,谒入晋贺元。
旧谷虽可记,白发各已拚。
细论别来事,感怆将何言。
愁予守破研,石田疲老犍。
羡君行万里,天宇横孤鶱。
唯思山林寂,颇厌朝市喧。
夔州华发女,欲嫁谁能昏。
堂堂李元礼,今代真龙门。
胸中有人物,荦然剖篱藩。
好春播伊耆,神火惊陆浑。
词章轶唐人,天马出大宛。
翰墨掩晋代,凤翥龙蛇奔。
如何肯下顾,草间麞与猿。
殷勤远赠我,一纸春风痕。
空中实自愧,在上安敢援。
坐对大将军,有虱不得扪。
岂不念长饥,终恐成素飱。
故人有宿诺,未敢覆手翻。
泫然还明珠,甘此烟雨村。
寄谢河阳公,敢当石与温。
愿公茂功业,南国资于蕃。
行当从公归,衮绣相府尊。
嗟我与夫子,结契在仍昆。
新知犹可乐,宿好况弥敦。
中肠未抒写,别涕已潺湲。
行行一尊酒,相送玉溪源。
自从别君来,夜瞻太微垣。
可怜一寸心,摇摇风中幡。
采采涧边蒲,欲扣黄堂阍。
行窥溟渤大,讵止云梦吞。
省穑不堪用,愧我小国蘩。
奈何疲津梁,卧病守一墩。
欲往未可必,叹息谁与论。
大哉天地德,六合回春暄。
向来作诗祸,荡涤从此番。
永言结我舌,有如啖铅礬。
高居远俗氛,静坐收惊魂。
皇皇仁义涂,自兹改乘辕。
愿君笃久要,好语时温存。
借君千顷波,清我泛滥袁。
饱读古人书,仰酬明主恩。
诸公尽萧曹,二皓自绮园。
来诗岂可和,什袭传儿孙。
【原题】:
黄西有以清江李侯书来袁见招不果就既去西有五十韵见寄次其韵
次韵金陵掾属登赏心亭十六韵
宋项安世
赏心淮水头,楼观岌以举。
下分沤鸟界,上入归鸿许。
登梯云湿履,肆席星落俎。
龙争失孙马,鲸戮空峻处。
湖通晋代沟,草入吴时圃。
长啸动危阑,惊风散蒙雨。
君看柱间字,夭矫尚尽舞。
身后岂不荣,生前固多龉。
君看亭下人,古木冠黄土。
犹应悔存日,剩不荒酒所。
只今十九客,一笑集宾宇。
却后三十年,重来共谁语。
念此令人悲,鬓发坐成古。
忽忆少年时,胜肯济刚膂。
前川问花柳,春半天色午。
此乐今未央,寒藤进衰武。
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释】:
这首诗的大意是:
「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鸟来这里游憩,而今凤凰鸟已京飞走了,只留下这座空台,伴着江水,仍径自东流不停。当年华丽的吴王宫殿,及宫中的千花百草,如今都已埋没在荒凉幽僻的小径中,晋代的达官显贵们,就算曾经有过辉煌的功业,如今也长眠于古坟中,化为一抔黄土。我站在台上,看着远处的三山,依然耸立在青天之外,白鹭洲把秦淮河隔成两条水道。天上的浮云随风飘荡,有时把太阳遮住,使我看不见长安城,而不禁感到非常忧愁。」
我们在李白〈鹦鹉洲〉诗提到,李白读了崔颢的〈黄鹤楼〉诗后,写了〈鹦鹉洲〉诗,想与崔颢一较长短。写完后,李白自己读了觉得比不上崔颢,便在黄鹤楼上题下一首打油诗:「一拳击碎黄鹤楼,两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上头。」掷笔而去。因为诗人看见美丽的风景,总忍不住要写首诗歌颂一番,李白自然也不例外,于是写了〈鹦鹉洲〉诗,自觉果然比不上,回家之后,越想越不甘心,于是又写〈登金陵凤凰台〉诗,才觉满意。
由于白的作品发表于崔颢之后,两首诗又都样是押平声尤韵的七言律诗,所以后人更认为李白有意与崔颢一比高下,因而有前面所举那首打油诗的传说。
事实上根据日本人森大来的考证认为,那首打油诗不是李白作的,李白写〈登金陵凤凰台〉也是因为感慨时事而作,无意与崔颢争胜。
唐代安禄山之乱,迫使唐玄宗迁蜀避难,太子即位于灵武,李白也因永璘王事件被流放到夜郎。李白年轻时豪情万丈,希望能替国家做一番大事,但始终不曾得到皇帝重用。安史之乱,眼见大唐江山,遭胡兵蹂躏,李白心中的感慨可想而知,于是他写此诗时首句用:「凤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引出全诗,因为传说中,凤凰鸟只有在天下清平的治世才出现,因此古代都以凤凰鸟的出现做为祥瑞的象征。李白眼看安禄山危害唐室,想念昔时凤凰鸟憩息凤凰台的传说,而今凤凰鸟不再来,只有江水依旧向东流。
金陵为三国时孙权建都之地,晋朝永嘉之乱,晋室南渡之后也建都于凤凰台所在地金陵城的东南,李白在台上想象当年吴宫的繁华景象,以及晋代那些达官贵人曾有过的风光事迹,如今都隐于幽径,成为古丘。一个朝代弱了、亡了,马上有另一个朝代兴起,唐代太平盛世的贞观之治,开元之治,也成了过去,安史之乱起,唐室岌岌可危,怎不令李白忧心?站在台上,看到远处的三山及白鹭洲,而长安城呢?李白最后一句:「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在诗词里常以浮云指小人,以白日比喻君主。浮云蔽白日是指奸邪之小人,围绕于君王四周,向君王进谗言陷害贤臣,使忠臣没有机会向皇帝进谏言。下句「长安不见使人愁」,指李白感叹自己被放逐,眼见天上浮云杳杳,不见长安,忧愁自己再也没有机会到长安,或者说,安史之乱,玄宗迁西蜀,太子即位灵武,唐室山河尚未收复,为长安城忧伤。
这个比喻的典故出自《世说新语》,相传晋明帝小时候坐在晋元帝膝上,元帝问他,长安远还是太阳远,明帝答说长安近太阳远,因为听说有人从长安来,没听说有人从太阳来,元帝为他的聪明高兴,第二天便当着群臣面前再问明帝同样的问题,没想到明帝却答说,太阳近,长安远,因为抬起头来见得到太阳,却见不到长安。
晋代原都长安,永嘉大乱之后南渡,晋元帝时改都金陵。与唐代因为安使之乱而迫使太子即位于灵武的情况很类似,因此李白诗末二句「浮云蔽白日」也是指玄宗宠幸杨贵妃、杨国忠,茺废朝政,而导致安史之乱,长安沦入胡人手中。李白写这首诗纯粹是由怀古而引发怀君之思,加以感伤自己因遭小人谗言所害而被贬谪,登上凤凰台,望不见长安,一时触景伤情而写下这首诗,并没有与崔颢争胜之意,两人争胜之说全是后人附会的。
而前面所举打油诗的由来,是因李白被流放夜郎,中途又赦回,路过江夏,曾写过一首〈江夏赠韦南陵冰〉诗说:「我且为君搥谇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赤壁争雄如梦里,且须歌舞宽离忧。」李白因心情忧愁郁闷,故意写这种豪快语,以解心中不平之气。后来又写一首〈醉后答了十八〉诗,以对应搥碎黄鹤楼诗说:「黄鹤高楼已搥碎,黄鹤仙人无所依。黄鹤上天诉玉帝,却放黄鹤江南归。」为自己前首诗的狂放自我解嘲,本来只是文人的游戏文章,没想到唐末五代时有位禅僧经过黄鹤楼,便摘取李白这两首诗的句子写成这首:「一拳击碎黄鹤楼,两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打油诗,旁边有一同来游玩的僧人也题了一句:「有意气时消意气,不风流处转风流。」另外一位僧人又加一句:「酒逢知己,艺压当行。」而使得后人误以为李白作〈登金陵凤凰台〉诗是与崔颢的〈黄鹤楼〉诗争意气、争长短,并留下这首有趣的打油诗。事实上全是后人穿凿附会的。
--引自 http://cls.admin.yzu.edu.tw/300/all/story/story.htm 羅鳳珠老師撰寫
李白很少写律诗,而《登金陵凤凰台》却是唐代的律诗中脍炙人口的杰作。此诗是作者流放夜郎遇赦返回后所作,一说是作者天宝年间,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所作。
开头两句写凤凰台的传说,十四字中连用了三个凤字,却不嫌重复,音节流转明快,极其伏美。“凤凰台”在金陵凤凰山上,相传南朝刘宋永嘉年间有凤凰集于此山,乃筑台,山和台也由此得名。在封建时代,凤凰是一种祥瑞。当年凤凰来游象征着王朝的兴盛;如今凤去台空,六朝的繁华也一去不复返了,只有长江的水仍然不停地流着,大自然才是永恒的存在!
三四句就“凤去台空”这一层意思进一步发挥。三国时的吴和后来的东晋都建都于金陵。诗人感慨万分地说,吴国昔日繁华的宫廷已经荒芜,东晋的一代风流人物也早已进入坟墓。那一时的烜赫,在历史上留下了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呢!
诗人没有让自己的感情沉浸在对历史的凭吊之中,他把目光又投向大自然,投向那不尽的江水:“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三山”在金陵西南长江边上,三峰并列,南北相连。陆游《入蜀记》云:“三山,自石头及凤凰山望之,杳杳有无中耳。及过其下,距金陵才五十余里。”陆游所说的“杳杳有无中”正好注释“半落青天外”。李白把三山半隐半现、若隐若现的景象写得恰到好处。“白鹭洲”,在金陵西长江中,把长江分割成两道,所以说“一水中分白鹭洲”。这两句诗气象壮丽,对仗工整,是难得的佳句。
李白毕竟是关心现实的,他想看得更远些,从六朝的帝都金陵看到唐的都城长安。但是,“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这两句诗寄寓着深意。长安是朝廷的所在,日是帝王的象征。陆贾《新语·慎微篇》曰:“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李白这两句诗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而自己报国无门,他的心情是十分沉痛的。“不见长安”暗点诗题的“登”字,触境生愁,意寓言外,饶有余味。相传李白很欣赏崔颢《黄鹤楼》诗,欲拟之较胜负,乃作《登金陵凤凰台》诗。《苕溪渔隐丛话》、《唐诗纪事》都有类似的记载,或许可信。此诗与崔诗工力悉敌,正如方回《瀛奎律髓》所说:“格律气势,未易甲乙。”在用韵上,二诗都是意到其间,天然成韵。语言也流畅自然,不事雕饰,潇洒清丽。作为登临吊古之作,李诗更有自己的特点,它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把历史的典故,眼前的景物和诗人自己的感受,交织在一起,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怀抱,意旨尤为深远。
(袁行霈)
次韵刘明远移家
宋徐玑
恬淡安身易,新家似旧居。
径凉行落叶,池净数游鱼。
诗得唐人句,碑临晋代书。
半生惟此乐,同辈必无如。
东林道上閒步三首
宋杨时
百年陈迹水溶溶,尚忆高人寄此中。
晋代衣冠谁复在,虎溪长有白莲风。
四月八日题七级
唐骆宾王
化城分鸟堞,香阁俯龙川。复栋侵黄道,重檐架紫烟。
铭书非晋代,壁画是梁年。霸略今何在,王宫尚岿然。
二帝曾游圣,三卿是偶贤。因兹游胜侣,超彼托良缘。
我出有为界,君登非想天。悠悠青旷里,荡荡白云前。
今日经行处,曲音号盖烟。
剡溪道中五首
宋韩元吉
抱琴不作王门客,晋代高风只此人。
故老底须三上疏,竹林诸子未天真。
郗恢授衣帖赞
宋岳珂
郗姓三传而至恢,晋代七革而为唐。
书以世而能,摹以久而彰。
予将因高平之奕叶,而撷千古之遗芳。
於戏道徽,尚其不亡,
兹其足以侈摹帖之藏。
城南亭作
唐张说
珂马朝归连万石,稍门洞启亲迎客。北堂珍重琥珀酒,
庭前列肆茱萸席。长袖迟回意绪多,清商缓转目腾波。
旧传比翼侯家舞,新出将雏主第歌。汉家绛灌馀兵气,
晋代浮虚安足贵。正逢天下金镜清,偏加日饮醇醪意。
谁复遨游不复归,闲庭莫畏不芳菲。会待城南春色至,
竟将花柳拂罗衣。
处士葛君挽辞
宋王安石
楚人黄歇地,晋代葛洪家。
特擅山川秀,相承黻冕华。
猗君有清尚,於世不雄夸。
令子能传业,流光未可涯。
仰答韦司业垂访五首
唐萧颖士
呦呦食苹鹿,常饮清泠川。但悦丰草美,宁知牢馔鲜。
主人有幽意,将以充林泉。罗网幸免伤,蒙君复羁牵。
高堂列众宾,广座鸣清弦。俯仰转惊惕,裴回独忧煎。
缅怀云岩路,欲往无由缘。物各有所好,违之伤自然。
神龟在南国,缅邈湘川阴。游止莲叶上,岁时嘉树林。
毒虫且不近,斤斧何由寻。错落负奇文,荧煌耀丹金。
江山万里馀,淮海阻且深。独保贞素质,不为寒暑侵。
一逢盛明代,应见通灵心。
晋代有儒臣,当年富词藻。立言寄青史,将以赞王道。
辽落缅岁时,辛勤历江岛。且言风波倦,探涉岂为宝。
不遇庾征西,云谁展怀抱。士贫乏知己,安得成所好。
彭阳昔游说,愿谒南郢都。王果尚未达,况从夷节谟。
岂知晋叔向,无罪婴囚拘。临难俟解纷,独知祁大夫。
举雠且不弃,何必论亲疏。夫子觉者也,其能遗我乎。
关西一公子,年貌独青春。被褐来上京,翳然声未振。
中郎何为者,倒屣惊座宾。词赋岂不佳,盛名亦相因。
为君奏此曲,此曲多苦辛。千载不可诬,孰言今无人。
送赵御史仲礼之任南台并柬兼善逹公经歴元载
宋宋祁
天子龙沙拜法官,议郎亲戴辟邪冠。
晓辞漠北冰霜重,秋到江南草树寒。
谏疏频烦明主听,题诗长共故人看。
应怜闾里诛求急,尚布朝廷礼意宽。
幕下风清鸣一鹗,台端雪霁见双鸾。
寥寥渡海三冬翮,翽翽凌空五色翰。
晋代新亭苍藓合,梁朝旧地土花残。
石城慷慨悲袁粲,别墅风流忆谢安。
千里凭高麾绣斧,几回揽辔并银鞍。
诤臣事业须公等,努力明时匪素餐。
【原题】:
送赵御史仲礼之任南台并柬兼善逹公经歴元载王公用道孔公二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