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何必游嵩少
宋刘克庄
何必游嵩少。屋边山、松风浩荡,虎龙吟啸。旧效楚人悲秋作,晚爱陶诗高妙。发如此、临流羞照。屈指向来夸毗子,被西风、一笔都勾了。曾不满,达人笑。
当年玉振于江表。怅而今、老身空在,欢娱全少。假使真如彭祖寿,蒙叟犹嗤渠夭。偶落笔、不经人道。岁晚连床谈至晓,胜冈头、出没看乌帽。君举白,我频釂。
陈用之学士挽词二首
宋孔武仲
小疾谓可起,期人今则亡。
溪山迷故国,妻子寄他乡。
馆阁应留像,朝廷为给丧。
荣华虽不满,尚胜贾司仓。
送刘道原归觐南康
宋苏轼
晏婴不满六尺长,高节万仞陵首阳。
青衫白发不自叹,富贵在天那得忙。
十年闭户乐幽独,百金购书收散亡。
朅来东观弄丹墨,聊借旧史诛奸强。
孔融不肯下曹操,汲黯本自轻张汤。
虽无尺箠与寸刃,口吻排击含风霜。
自言静中阅世俗,有似不饮观酒狂。
衣巾狼藉又屡舞,旁人大笑供千场。
交朋翩翩去略尽,惟我与子犹彷徨。
世人共弃君独厚,岂敢自爱恐子伤。
朝来告别惊何速,归意已逐征鸿翔。
匡庐先生古君子,挂冠两纪鬓未苍。
定将文度置膝上,喜动邻里烹猪羊。
君归为我道姓字,幅巾他日容登堂。
古诗十九首
汉汉无名氏
生年不满百,
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
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
何能待来兹?
愚者爱惜费,
但为後世嗤。
仙人王子乔,
难可与等期。
【注释】:
出自《古诗十九首》之十五。
人生价值的怀疑,似乎常是因了生活的苦闷。在苦闷中看人生,许多传统的观念,都会在怀疑的目光中轰然倒塌。这首诗即以松快的旷达之语,给世间的两类追求者,兜头浇了一桶冷水。
首先是对吝啬聚财的“惜费”者的嘲讽,它几乎占了全诗的主要篇幅。这类人正如《诗经·唐风》“山有枢”一诗所讥刺的:“子有衣裳,弗曳弗娄(穿裹着);子有车马,弗驰弗驱。宛其死矣,他人是愉”---只管苦苦地聚敛财货,就不知道及时享受。他们所忧虑的,无非是子孙后代的生计。这在诗人看来,简直愚蠢可笑:“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纵然你能活上百年,也只能为子孙怀忧百岁,这是连小孩都明白的常识;何况你还未必活得了百年,偏偏想忧及“千岁” ,岂非愚不可及!开篇落笔,以“百年”、“千年”的荒谬对接,揭示那些活得吝啬的“惜费” 者的可笑情态,真是妙不可言。接着两句更奇:“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游”者,放情游乐也。把生命的白昼,尽数沉浸在放情游乐之中,已够耸人听闻的了,诗人却还“苦”于白昼太“短”,竟异想天开,劝人把夜晚的卧息时间,也都用来行乐,真亏他想得出来!夜晚黑灯瞎火,就不怕败了游兴?诗人却早备良策:那就干脆手持烛火而游!――把放情行乐之思,表述得如此赤裸而大言不惭,这不仅在汉代诗坛上,就是在整个古代诗歌史上,恐怕都算得上惊世骇俗之音了。至于那些孜孜追索于藏金窑银的守财奴,听了不更要瞠目咋舌?这些是被后世诗论家叹为 “奇情奇想,笔势峥嵘”的开篇四句(方东树《昭昧詹言》)。它们一反一正,把终生忧虑与放情游乐的人生态度,鲜明地对立起来。
诗人似乎早就料到,鼓吹这样的放荡之思,必会遭到世俗的非议。也并非不想享受,只是他们常抱着 “苦尽甘来”的哲学,把人生有限的享乐,推延到遥远的未来。诗人则断然否定这种哲学:想要行乐就得 “及时”,哪能总等待来年?为何不能等待来年?诗中没有说。其弦外之音,却让《古诗十九首》的另一首点着了:“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安知你“来兹”不会有个三长两短,突然成了 “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的 “陈死人”(《驱车上东门》)?那时再思享乐,岂非晚矣!这就是在诗人世间 “及时”行乐的旷达之语后面,所包含着的许多人生的痛苦体验。从这一点看, "惜费"者的终日汲汲无欢,只想着为子孙攒点财物,便显得格外愚蠢了。因为他们生时的 “惜费”,无非养育了一批游手好闲的子孙。 当这些不肖子孙挥霍无度之际,难道会感激祖上的积德?也许他们倒会在背底里,嗤笑祖先的不会享福哩! “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二句,正如方廷 所说: “直以一杯冷水,浇财奴之背”(《文选集成》)。其嘲讽辞气之尖刻,确有对愚者的确良 “唤醒醉梦”之力。
全诗抒写至此,笔锋始终还都针对着陆 “惜费”者。只是到了结尾,才突然 “倒卷反掉”,指向了人世的另一类追求:仰慕成仙者。对于神仙的企羡,从秦始皇到汉武帝,都干过许多蠢事。就是汉代的平民,又何尝津津乐道于王子乔被神秘道士接上嵩山、终于乘鹤成仙的传说?在汉乐府中,因此留下了“王子乔,参驾白鹿云中遨。下游来,王子乔”的热切呼唤。但这种得遇神仙的期待,到了苦闷的汉末,也终于被发现只是一场空梦(见《驱车上东门》:“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所以,对于那些还在做着这类“成仙”梦的人,诗人便无须多费笔墨,只是借着嘲讽“惜费”者的余势,顺手一击,便就收束:“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这结语在全诗似乎逸出了主旨,一下子岔到了“仙人”身上,但诗人之本意,其实还在“唤醒”那些“惜费”者,即朱筠《古诗十九首说》指出的:“仙不可学,愈知愚费之不可惜矣”。只轻轻一击,即使慕仙者为之颈凉,又照应了前文“为乐当及时”之意:收结也依然是旷达而巧妙的。
这样一首以放浪之语抒写“及时行乐”的奇思奇情之作,似乎确可将许多人们的人生迷梦“唤醒”;有些研究者因此将这类诗作,视为汉代“人性觉醒”的标志。但仔细想来,“常怀千岁忧”的“惜费”者固然愚蠢;但要说人生的价值就在于及时满足一已的纵情享乐,恐怕也未必是一种清醒的人生态度。实际上,这种态度,大抵是对于汉末社会动荡不安、人命危浅的苦闷生活的无力抗议。从毫无出路的下层人来说,又不过是从许多迷梦(诸如“功业”、“名利”之类)中醒来后,所做的又一个迷梦而已---他们何尝真能过上“被服纨与素”、“何不秉烛游”的享乐生活?所以,与其说这类诗表现了“人性之觉醒”,不如说是以旷达狂放之思,表现了人生毫无出路的痛苦。只要看一看文人稍有出路的建安时代,这种及时行乐的吟叹,很快又为悯伤民生疾苦、及时建功立业的慷慨之音所取代,就可以明白这一点。 (潘啸龙)
----引自"国学网站"http://www.guoxue.com
月夕得友偶集文选古诗句赋感怀一首
宋宋伯仁
人生寄一世,但伤知音稀。
明月何皎皎,游子寒无衣。
客从远方来,携手同车归。
愁多知夜长,各在天一涯。
生平不满百,岁暮一何速。
冠带自相索,何不策高足。
还顾望故乡,冉冉孤生竹。
含意俱未申,谁能为此曲。
喜雨上文相公
宋黄庶
火神侵官弄胸臆,青帝欲满勾芒慵。
骄阳暴苗不得秀,风俗相顾无颜容。
我公裨补造化手,乞许暂息平奸骢。
西湖景好天子惜,讼简朝夕临青铜。
忽窥庭民有旱色,辍寝废饭忘巾筇。
访求雩法得古本,若可舒卷阴阳功。
除坛规土锸未动,精意已与神耳通。
雷官风师不敢息,先时奔走鞭群龙。
稚苗滂霈饱哺乳,一夕换得千里丰。
老幼欢呼相公雨,喜气酝酿为和风。
一封朝缄万室意,慰减焦思宽九重。
选牲祀龙益倾倒,大宅不满犹忡忡。
朴愚幕吏解公意,期雨沾足环海中。
不以一郡喜为喜,喜忧天下公之公。
句
宋黄子实
旅梦难安枕,村酤不满瓶。
孝宗皇帝挽词五首
宋陈傅良
神机视禹迹,鬼胆破胡儿。
大号初归我,成功少待时。
鞬櫜怀不满,箪食问何迟。
河洛空遗恨,年年上玉卮。
题刘夷叔诗稿后
宋释宝昙
蜜蜂於花似不薄,肥出两股中边甜。
嗅香嚼蜡总风味,不损花艳何其廉。
刘郎平生堕香国,老鬓不下花飞粘。
可怜酿蜜不满斛,空馀稚乳谁家檐。
书南事
宋梅尧臣
大梁国南门,馹骑方腾趋。
波波一何急,蛮寇围番禺。
番禺本无备,前赖魏大夫。
大夫筑子城,今得守以须。
兵虽不满万,闭壁堪指呼。
老幼转木石,壮健操矛弧。
廪库得以完,日月不易图。
城中旧无井,魏凿安辘轳。
魏由飞语去,不使立外郛。
古称时有待,浅薄皆谓纡。
曲突与烂额,看取报功殊。
咏梅杂诗
宋张道洽
数点疎花不满枝,倚栏惟恨月明迟。
风流一段无人共,正是霜飞屋角时。
尝酒
宋郑獬
病发搔来不满簪,一樽聊复洒烦襟。
只应从此欢心减,不及年年酒味深。
寄题王仲显读书楼
宋范成大
嗜书如嗜酒,知味乃笃好。
欲辨已忘言,不为醒者道。
使君青箱家,文史装怀抱。
平生名教乐,双旌不满笑。
忽乘雪溪兴,来檥秦淮棹。
丘亭客漂泊,夜夜短檠照。
人云太痴绝,我自斫轮妙。
今朝樯竿起,昨梦绕合皂。
云有百尺楼,归寄北窗傲。
滴露紬朱黄,拂尘静缃缥。
想当呻毕时,宁复羡腾趠?
古心千载事,俗眼讵能料。
萧滩富还往,取友必同调。
一张复一弛,酿秫助歌啸。
东阳山人僻居
宋晃冲之
我家京洛间,桂玉资薄产。
平生丘壑心,水竹不满眼。
清晨有客吴中来,山川指授收奇才。
笑谈长揖波浪下,怀抱过错承岩穴开。
东阳山人高华隐,豪侠持身复修谨。
旁山多闢黍秫田,碧溪东流及春醖。
溪南一亩当翠微,秋风莼熟菰叶把。
龟鱼上带藻荇运动国,鸥鹭下佛芙蓉飞。
亭阴野塘亦新筑,溪山共作窗中绿。
诸郎年少绋知书,子府哦诗动修笔。
岁时冠盖如浮云,击钟鼎食江淮闻。
爱山峰睚比谢康乐,好士不减春申君。
我欲沿溪扬小楫,亭边共醉藤萝月。
叩门夜访君家时,扁舟重载山阴雪。
采药候潮山宿山顶精蓝夜中望海
宋谢翱
蛟门南去鸟,此地望迢迢。
积湿侵幡黑,生寒入梦飘。
见灯归舶夜,闻偈解衣朝。
土植皆为药,山枝不满樵。
暗光珠母从,秋影石花消。
拟候槎回汉,宁甘客老逊。
却寻徐福岛,因问秦皇桥。
於彼看日出,羽旌焉可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