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防江卒六首 其三
宋刘克庄
昨者邳徐表奏通,圣朝除吏遍山东。
新来调卒防秋浦,又与山东报不同。
句
唐李德裕
检经求绿字,凭酒借红颜。
君不见秋山寂历风飙歇,半夜青崖吐明月。
寒光乍出松筱间,万籁萧萧从此发。忽闻歌管吟朔风,
精魂想在幽岩中。
银花悬院榜,神撼引铃绦。
葳蕤轻风里,若衔若垂何可拟。
自从一梦高唐后,可是无人胜楚王。
牛羊具特俎。
心悟觉身劳,云中弃宝刀。久闲生髀肉,多寿长眉毫。
书空跷足睡,路险侧身行。
谁家幼女敲箸歌,何处丁妻点灯织。
鱼虾集橘市。
休咎占人甲,挨持见天丁。
洛下推年少,山东许地高。
世上文章士,谁为第一人。老生夸隐拙,时辈毁尖新。
氵晶濴寒泉深百尺。
奇觚率尔操,讽谏欣然纳。
彭城郡郑太夫人挽辞二首
宋苏颂
姓系山东胄,乡闾建业城。
有家归吉士,从子尹留京。
望郡疏封美,黄堂侍膳荣。
终焉贵与寿,无一慊平生。
泽卿示兰亭考作萧翼取兰亭辞
宋黄畴若
长廊睥睨来者谁,出门解后渠得知。
不言使者求遗书,只言浴茧当及时。
从容与语益款洽,论到翰墨尤瑰奇。
山僧技养不自禁,稍出修禊兰亭词。
启函展玩未及竟,视有黄纸天庭追。
口呿气褫僵欲死,一骑趣向咸阳驰。
虬须天子喜折屐,诏许两禁同观之。
龙腾凤集在御榻,平生触眼何曾窥。
自从茧纸归昭陵,宝气夜夜光陆离。
千年议论经几手,极力追倣分毫釐。
博闻强志子桑子,上一篡辑无或遗。
清臞不满六尺长,中有文字无津涯。
归君此编忽自笑,山东学究真黠儿,
而今御史还书痴。
四月二十七日与王正仲饮
宋梅尧臣
我来自楚君自吴,相遇泛波衔舳舻。
时时举酒共笑乐,莫问罂盎有与无。
醉忆曩同吾永叔,倒冠落佩来西都。
是时豪快不顾俗,留守赠榼少尹俱。
高吟持去拥鼻学,雅阕付唱纤腰妹。
山东腐儒漫侧目,洛下才子争归趋。
自兹离散二十载,不复更有一日娱。
如今旧友已无几,岁晚得子欣为徒。
淮上乱后寄子都兄五诗
宋李洪
忆昨王师北渡江,山东豪杰已争降。
衔枚夜雪俄平蔡,斫树明书果死庞。
志士裹尸须马革,旧官祭灶熟羊腔。
老奸牖下终何幸,远愧睢阳庙食双。
匡复府
元张宪
扬州都督开三府,十万强兵猛如虎。
骆生长檄魏生谋,大义精忠照千古。
山东豪杰望旌旗,蓄缩江淮立霸基。
莫指金陵图王气,石梁鸦噪髑髅悲。
和陈倅田妇刈麦韵因解嘲
宋刘宰
君不见山东健妇把犁耕,子美为赋兵车行。
我赏一读三欢息,尚想青天闻哭声。
又不见峡女生涯城两脚,鬓发飘萧不堪掠。
我赏三复负薪篇,亦是子美夔州作。
山东征战苦未平,峡女家贫无{左豆右斗}升。
吾邦之俗异于是,赋调不苛闾里宁。
八月诗人歌载绩,馀暇不如同力穑。
况复樵枯良易易,自昔民生在勤力。
通守于民情最亲,劳农不惮行侵晨。
他日席前须记取,要使深宫识苦辛。
宿花石戍(长沙有渌口、花石二戍)
唐杜甫
午辞空灵岑,夕得花石戍。岸疏开辟水,木杂今古树。
地蒸南风盛,春热西日暮。四序本平分,气候何回互。
茫茫天造间,理乱岂恒数。系舟盘藤轮,策杖古樵路。
罢人不在村,野圃泉自注。柴扉虽芜没,农器尚牢固。
山东残逆气,吴楚守王度。谁能扣君门,下令减征赋。
远志
清龚自珍
九边烂数等雕虫,远志真看小草同。
枉说健儿身在手,青灯夜雪阻山东。
【注释】:
远志以远志科植物细叶远志polygala tenuifolia willd或卵叶远志p. sibirica l.的根入药,性味苦、辛、温,入心、肺、肾经,安神益智,祛痰止咳,消痈肿。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别名小草。关于其别名又有一段逸事。刘义庆《世说新语》记载,东晋时的谢安开始隐居东山,后来下山做了桓宣武的司马官。适逢有人给桓公送了许多中药,其中有远志,桓公问谢安,这种药为什麽又叫小草。在场的郝隆立即回答说“处则为远志,出则为小草。”既巧妙地回答了桓公,又不无幽默地讽刺了谢安。 龚自珍借喻远志----小草抒怀,生动地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抱负,抒发了不被重用的心境和愤世之情。同时亦可知,他对本草也相当了解,所以才能借药咏怀,应用自如。
五月东鲁行答汶上君 (君一作翁)
唐李白
五月梅始黄,蚕凋桑柘空。鲁人重织作,机杼鸣帘栊。
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举鞭访前途,获笑汶上翁。
下愚忽壮士,未足论穷通。我以一箭书,能取聊城功。
终然不受赏,羞与时人同。西归去直道,落日昏阴虹。
此去尔勿言,甘心为转蓬。
华阳作贻祖三咏
唐储光羲
朝行敷水上,暮出华山东。高馆宿初静,长亭秋转空。
日余久沦汩,重此闻霜风。淅沥入溪树,飕飗惊夕鸿。
凄然望伊洛,如见息阳宫。旧识无高位,新知尽固穷。
夫君独轻举,远近善文雄。岂念千里驾,崎岖秦塞中。
赠防江卒六首
宋刘克庄
昨者邳徐表奏通,圣朝除吏遍山东。
新来调卒防秋浦,又与山东报不同。
和徐中丞容斋旧泰山一百四韵贽见
宋王奕
蹇予铅椠生,角角鸡鹜食。
青衿学校身,白发书传癖。
万卷老边笥,一区守雄宅。
媚俗懒低眉,慕古展长揖。
少年涂抹技,志愿靡终丝。
几载拂高驼,苍梧与西极。
开云上衡山,景仰昌黎伯。
史记在山川,遐踪喜驰轹。
望岳企少陵,吟岱拟太白。
惜哉阻关河,游齿朽尘屐。
悠悠邹鲁心,坐见岁月历。
雩坛想风沂,恨天沃焦膈。
文理思楷林,手植槐桧柏。
虽难陋巷回,岂不束带赤。
髫年诵鲁论,掩卷望天级。
神哉六鳌转,一夜混藩国。
驱车上金台,卿相去如织。
逐日未化邓,心血自撞激。
既惭西山夫,尚堪东鲁客。
心旌久摇摇,梦寐在屋壁。
忽逢缑山仙,扶我玉川腋。
百拜揖温良,叙此宇宙隔。
秋丁杏坛下,展膝陪丈席。
三圣长幼间,樽俎见徐疾。
翌朝谒林墓,稽首龙门跸。
大庭与尼山,历历抚遗迹。
书肠廓鄙吝,若有鬼物擘。
慨思今何时,文轨混南北。
春秋一太极,鸿蒙再开辟。
草木复甦鲜,川原尽疏涤。
燕赵与秦陇,可以劲气吸。
岂无中原学,共此浩荡臆。
扶舆久郁翁,一发定无敌。
倘不登岱宗,何由俯鹏翼。
遂偕二三子,崎岖历阡陌。
搴裳涉五汶,揫爽薄吟锡。
扪参上天门,四海同一碧。
偃然帝孙尊,不放寸山出。
南衡走奴隶,西华失名额。
中宵展红输,万有破元关。
玉女毓渊泉,流作圣贤泽。
正气吐长林,不与籙俱讫。
洛阳帝王所,兴废每不测。
尼峄香火期,未可限千百。
伛指登封君,令人重惊栗。
金丸互巧惛,何异雉卢掷。
丑哉骊坑人,终然化豝貉。
刻心假碑篆,侥幸脱经兀。
岂知觐岳心,正在述方职。
登望虽殊时,圣狂不可域。
吟人类夸誉。谁复论顺逆。
北方豪杰地,罕见吾其惑。
游览下山来,低眉恣搜索。
或采之道途,或求之方册。
或咨新少年,或质古碑刻。
挑包到东平,得士仅六七。
在昔遗山翁,盛美信难匹。
一笑洗簪腻,临风倚孤节。
泬寥大雅余,古调寄篇什。
东南十年间,往往家有集。
想今在斗牛,安得挹苾。
西方有许平,金陵不可袭。
翼翼望考亭,直欲跬步陟。
四书门户正,蹊径扫曲笔。
阎侯上界仙,尘溘聊暂谪。
中兴圣人居,光焰出晦室。
亦有河汾翁,杜门守贞德。
深林见孤熊,狐兔尽驱辟。
淮阳遗一皓,留以镇东邑。
复斋上玉楼,往恨抱万亿。
蜂蝶不作双,未暇采纖悉。
卓有容斋翁,夜光难自匿。
弦鸣风雁落,孰御箭锋急。
所谓鲁君子,于斯信可必。
今古太山吟,谁不媚封续。
投崖匹夫勇,亦有夸介石。
雄文痛麾扫,与岳竞碕磔。
一指回万军,众质出孤戟。
古诗三百篇,无邪是真识。
余子月在云,乍明而乍蚀。
我来见长篇,楼下卧百尺。
夫乃面余人,又复产今日。
文采起具瞻,岩岩师尹赫。
北风尽化枳,独此见佳橘。
橘中有仙翁,可望不可摘。
试把珊瑚钩,轻拂蛟龙脊。
冯夷坐幽宫,海若不敢斥。
方壶灵山高,借我寸阶立。
从今孕仙气,倘可绝尘粒。
兹行类南鹏,九万始一息。
越人初适齐,语笑遗大国。
道无倾盖程,握手论畴昔。
畏刖不三献,荆璞徒自戢。
举蔑置堂上,更仆数一一。
保社多吟鸥,望归心未释。
春风吹客衣,臂羽不可絷。
愿勿距互乡,引手肃之入。
招贤自隗始,敢谓崇台岌。
人皆笑麾墙,吾独喜入室。
他时报国士,岂必在炭漆。
定有双白璧,照我羁穷色。
山东出相地,驿召在目即。
乾坤愈浩荡,人才宁促迫。
送舍弟频赴齐州三首
唐杜甫
岷岭南蛮北,徐关东海西。此行何日到,送汝万行啼。
绝域惟高枕,清风独杖藜。危时暂相见,衰白意都迷。
风尘暗不开,汝去几时来。兄弟分离苦,形容老病催。
江通一柱观,日落望乡台。客意长东北,齐州安在哉。
诸姑今海畔,两弟亦山东。去傍干戈觅,来看道路通。
短衣防战地,匹马逐秋风。莫作俱流落,长瞻碣石鸿。
鹤曰:此广德二年秋成都作。
岷岭南蛮北,徐关东海西①。此行何日到,送汝万行啼。绝域惟高枕,清风独杖藜。时危暂相见,衰白意都迷②。
(首章,叙惜别之情。上四送弟赴齐,下四自叹寥落。岷岭、徐关,言道里悠长。高枕、杖藜,言形影相吊。《杜臆》:岷岭在南蛮之北,徐关在东海之西,行非计日可到,故泪亦无时不流。又云:时则危,见则暂,身则衰白,恐再晤难期也。结语极悲。)
①南蛮,南诏蛮。徐关,在齐地。《左传》:“鞍之战,齐侯自徐关入。”②《列子》:穆王意迷心荒。
其二
风尘暗不开,汝去几时来。兄弟分离苦,形容老病催。江通一柱观,日落望乡台①。客意长东北,齐州安在哉。
(次章,兼叙别后之思。此亦四句分截。风尘二句,承上时危。兄弟二句,承上衰白。一柱观,经过之路。望乡台,遥想齐州。安在二字,写颖意中旁皇奔赴之情,从上句连读。)
①一柱观、望乡台,注见成都诗内。
其三
诸姑今海畔①,两弟亦山东②。去傍干戈觅,来看道路通。短衣防战地③匹马逐秋风。莫作俱流落,长瞻碣石鸿④。
(末章,冀其去而复来。颖赴齐(,) 州,故并想诸姑两弟。去傍干戈,冒险可虑。来看道路,后会难期。五六承去,七八承来。碣石在山东,鸿雁比兄弟。)
①公《范阳卢氏墓志》:“审言之女,薛氏所出者,适魏上瑜、裴荣期、卢正均,皆前卒。卢氏所出者,一适京兆王佑,一适会稽贺。”②两弟,谓丰与观。③《国策》:赵武灵王,好戎服,士皆短衣。《前汉·黥布传》:“自战其地。”④《淮南子》:“遇归雁于碣石。”
-----------仇兆鳌 《杜诗详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