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三鹤山二绝
宋洪咨夔
造物工夫拙剪裁,群芳各自得春开。
梨花嫁与东风去,随后荼蘼作媵来。
梦语
宋洪咨夔
尘尾御犊辕,竹枝招羊车。
意足各人眼,心合无天涯。
宝扇闲草虫,碧衫凉暗花。
荼蘼金沙底,清歌按红牙。
醒疑不是梦,梦到故自佳。
和姚令威春阴四绝
宋王之望
休对风光感物华,且将春酒趁春赊。
一声杜宇芳菲晚,只有荼蘼芍药花。
破阵子·黯黯凄凄草色
元梁寅
黯黯凄凄草色,狼狼藉藉花枝。江上烟波天共远,树外云山路更迷。故人音信稀。因病纵教废酒,非愁自懒题诗。芍药荼蘼开渐近,蹴*秋千乐有谁。雨*风*时。
满江红·点火樱桃
宋辛弃疾
点火樱桃,照一架、荼蘼如雪。春正好,见龙孙穿破,紫苔苍壁。乳燕引雏飞力弱,流莺唤友娇声怯。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
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烟波隔。把古今遗恨,向他谁说?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听声声、枕上劝人归,归难得。
【注释】:
①词由暮春而发思乡之念。上片以描摹春色为主,春色虽好而将归;春带愁来,却不带将愁去,把愁留在人心里。下片由春愁而乡愁,是家国千里之愁,无人可诉之愁,乡梦难成之愁。结拍子规啼月,抒有家难归之愁。词人层层推进,多方烘托,思乡之愁写来既炽烈缠绵,又含蓄深沉。
②“点火”两句:似火樱桃,如雪荼■〈艹縻〉,映辉斗艳。荼■〈艹縻〉(túmí涂迷):亦称酴醿,以色似酴醿酒而名。落叶小灌木,春末夏初开白花。一架:荼■〈艹縻〉枝细长而攀缘,立架以扶,故称一架。
③“春正好”两句:言春色正浓,喜见春笋破土而出。龙孙:竹笋的别名。紫苔苍壁:长满青紫色苔鲜的土阶。
④“乳燕”两句:描摹燕飞莺歌情景。乳燕引雏:母燕引着雏燕试飞。流莺唤友:黄莺呼叫伴侣。
⑤“问春”两句:春带愁来,不带愁去,令人伤怀。赵德庄《鹊桥仙》词:“春愁元自逐春来,却不肯随春归去。”稼轩《祝英台近》词:“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肠千结:以千结形容愁肠难解。
⑥“层楼”四句:登楼望家国,有层山叠水相隔。
⑦“把古今”两句:谓古今家国之恨,向谁倾诉。
⑧“蝴蝶”两句:乡梦难成,惟闻子规啼月。此反用唐人崔涂《春夕》诗意:“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蝴蝶梦:庄子梦见自己化为蝴蝶,后人遂以蝴蝶称梦。参见前《念奴娇》(“为沽美酒过溪来”)注③。子规:亦名杜鹃,见前《浣溪沙》(“细听春山杜宇啼”)注②。按:崔诗指杜鹃花,辛词指杜鹃鸟。
⑨“听声声”两句:杜鹃声声劝归,人却难以归去。
-----------转自“羲皇上人的博客”-----------
这首词的写作年代已无法考证,也没有其他材料可供参阅,但从这首词的意境推测,可能是他中年政治失意后的思归之作。全词的中心是写词人因春归而想家的悲凉情绪,它以春景为媒介,充分体现了自家身世和国家命运都很悲惨的感叹,是一首饱含政治色彩的上乘之作。它之所以流传下来,为人所喜欢,不仅在于它饱含深情厚意,更在于作者在写词时不是枯燥地、直通通地诉说,而在生动鲜活的意境描写中创造了幽远深邃的抒情境界。
上片即景伤春 。词人的艺术触觉是十分敏锐的:他既欣赏江南之春的美好,又痛惜江南之春的不久长。
在他的笔下,暮春的景致是何等地使人眼花瞭乱!“点火樱桃,照一架、荼如雪”二句,犹如彩色影片的特写镜头 ,园林之中灿烂的春色被推到读者的眼前。
一株株樱桃,硕果累累,红得像着了火;一架荼正盛开着白雪般的花朵,与火焰般的樱桃交相辉映,整个园林红妆素裹,分外娇艳 。“春正好”是一句简洁深情的赞语。春天好,好就好在生机勃勃。春笋穿破了长满青苔的土阶,蓬勃地向上生长;春燕牵引着初产的幼雏,在缓缓地飞翔;流莺呼朋引伴,娇音恰恰,就像奏响了一首首春之抒情曲 。⋯⋯可是好景不长,恰如前人的名句“开到荼花事了”所标示的,高潮一过,春姑娘就要回去了,想挽留也挽留不住。也许正是因为预感到春之短暂,乳燕才飞得没有兴致,其翱翔之力“弱”了下来;那些自在的流莺,也因此而歌声不畅,它们的啼音竟然使人有“怯”的感觉。燕之“弱”,莺之“怯”,其实都是词人感伤春天心理的外化。读者切莫责怪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怎么会沾染上小儿女的伤春感怀,辛弃疾这里别有满腹心事。对于一个政治理想落空、在现实生活中屡受挫折的人来说,春归岂不是象征着希望破灭!自然景观的变化和季节的无情推移 ,牵动了词人满怀的愁恨,于是他向春天发出了怨愤之语 :“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 。”这三句与作者的名篇《祝英台近·晚春》的结拍“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 ”,用语和含义都很相似,只是这里语调更为急促,意思更为直截了当一些。作者似在对空呼喊道:千愁万恨,都是你春天给引出来的;如今你自个儿走得利索,却把愁留给人不管了,你可知我已经愁肠千结,无法解开!这一串怨春之语,无理之极,然而有情之极 ,“肠千结”三字,尤能夸张地表达出词人抑郁不堪的烦乱心绪。
词的下片,具体而细致地抒写这被春天触动的愁和恨。换头的四个三字句 :“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烟波隔 。”承“肠千结”一句而来,点明词人内心所郁积的,并不是春花秋月的哀愁,而是怀念家山的深沉悲痛。词人登高楼而远望家乡,无奈千重万叠的春山遮断了双眼,茫茫无边的烟波阻隔了归路。这春山、这烟波 ,象征祖国的分裂,象征政局的险恶,象征词人执着追求的抗金恢复大业所遇到的无数艰难险阻!接下来“把古今遗恨,向他谁说”二句,愁怀浩渺,语意悲怆,英雄的孤独感拂拂生于纸面。所谓“古今遗恨”,按字面之义自然是指从古至今的恨事,但怀古是为了伤今,因而这里的“古今 ”,偏重于指“今 ”。今之恨 ,莫过于中原沦陷、祖国分裂之恨。
由此可见,这两句是向人们说明:词人之“恨”的内容,决非一般文人士大夫风花雪月的小恨,而是深沉悲痛的家国大恨;而词人为雪此大恨而奋斗,响应都寥寥无几,此恨几乎无处可以倾诉,这又是自己满腔愁恨之更深一层者!紧接“蝴蝶”二句,化用唐人崔涂的“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一联而变其意 。《庄子》上说,庄周梦见自己化为蝴蝶。后来文人就将做梦称为“蝴蝶梦 ”。千里梦,指自己的想家梦 。子规的叫声像是在说“不如归去 ”。这两句,是就情造境的哀婉之笔,以深夜不寐的痛苦情景,来将上文所抒写的内容进一步向广阔的时空延伸。一个“不传”,一个“叫断”,是点铁成金之语,使得这两句比崔涂原诗更为凄切地表达出思家念远之悲。还须指出的是,从作者的生平、思想及上文的“古今遗恨”等来综合判断,这里的所谓思家,不是思念其江南地区的寓所,而是思念远在北方金人统治之下的山东济南老家。全阕的结拍云 :“听声声、枕上劝人归,归难得 。”“声声”,承“子规叫断”而来,可谓善于呼应,构锁严密 。“劝人归,归难得”二语,修辞学上称为“顶真格 ”,其作用在于文气贯通地倾泻自己的苦痛之怀。这里以情语结束,但由于与前面的形象描写相联系,并且语意真挚感人,所以这个结尾仍然富有韵味,令人对这位爱国志士有家难归的痛楚油然而生共鸣之感。
辛弃疾的政治抒情词,就表达方式而言,可分为直抒与曲达两种。所谓直抒,是指张口畅谈,议论之声滔滔不绝,悲壮之情 ,慷慨豪迈之志,全盘托出,没有半点含蓄,从不凭借外物 ,不依靠比兴等手法。
所谓曲达,是指心里有急切想说的话,但考虑到自己处境险恶,不敢将心中所想原原本本地畅快淋漓地说出来,而是凭借花鸟山水来抒发自己的忧愤。本词就是属于后类。
酒泉子·谢却荼蘼
清纳兰性德
谢却荼蘼
一片月明如水
篆香消
尤未睡
早鸦啼
嫩寒无赖罗衣薄
休傍阑干角
最愁人
灯欲落
雁还飞
小重山·谢了荼蘼春事休
不详吴淑姬1
谢了荼蘼春事休。无多花片子,缀枝头。庭槐影碎被风揉。莺虽老,声尚带娇羞。独自倚妆楼。一川烟草浪,衬云浮。不如归去下帘钩。心儿小,难著许多愁。
于飞乐·休休得也
宋宇文元质
休休得也,只消更、一朵荼蘼。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荼蘼洞
宋苏轼
长忆故山寒食夜,野荼蘼发暗香来。
分无素手簪罗髻,且折霜蕤浸玉醅。
东园
宋张耒
堂中宴坐不妄出,堂外青春去如失。
小园十步绿如云,一时桃李事已毕,
犹有荼蘼数朵在,未觉尘沙污玉质。
金沙格俗终可怜,腻白娇红如欲滴。
老夫睡起听山禽,竹间林外纷嘲啧。
笋生渐惬子猷愿,梅熟未邀朱老吃。
翻书只作随睡具,倾壶屡进忘忧物。
今春风雨稍依节,上田麦穗过数尺。
但知洗眼看世涂,莫厌终身守蓬荜。
次李公谨美人行见寄
宋洪咨夔
梨花深寂杨花闲,雨鸠晴鸠两关关。
越王楼下春事繁,有美一人心独丹。
欲往从之厚我颜,无绣段兮为君欢。
子规夜嗥斗阑干,江草碧色江波漫。
芙蓉城头芳露乾,有美一人拥朝寒。
欲往从之髀肉酸,无桂棹兮扬君澜。
牛头拨云寻懒残,牛背落日人空还。
短筇尚点湘妃斑,好春未必天能悭。
东风到处如家山,白发相对毋永叹,
荼蘼姑架三百间,为君醉倒骄旁观。
落花图咏
明唐寅
芝鞋布蚁罢春游,粉蝶黄蜂各自愁。
池面风回公簇聚,陌场人散鞠场休。
胶粘日月无长策,酒对荼蘼有近忧。
苏小堤头试翘首,碧云暮合隔红楼。
寿侄
宋尹直卿
浙水春风第一家,只言当日长兰芽。
谁知李白三山侣,来看姚黄二月花。
金瓮荼蘼香作酒,玉瓯松子肉为茶。
满板松竹并奇物,寿似蟾宫之桂华。
鹧鸪天·莫问甘醪浊与清
宋洪适
莫问甘醪浊与清。试将一酌破愁城。海棠过後荼蘼发,堪叹人间不再生。心已老,眼重明。嫣然国色带朝酲。耳边听得兰亭曲,一咏流觞已有名。
野荼蘼二首
宋杨万里
去岁诸司赏物华,荼蘼一会属侬家。
今年不识荼蘼面,却买茅柴对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