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9诗词网

描写花和水的古诗句

送娄伯高游吴


牟巘五

桃花水暖清明前,长堤柳色青如烟。
男儿年少重意气,春风买醉吴江船。
西湖三月春更好,笙歌锦绣神仙鸟。
紫燕楼深翠黛间,碧罗天净杨花老。
兴亡往事置勿论,千金不惜酬歌尊。
酒酣莫作后庭曲,游人思断江南魂。
去去知君访陈迹,吴山吴水青历历。
花残钿碎馆娃空,春草年年为谁碧。
君行正乐我为愁,白发送君思旧游。
平生漫浪无似我,努力功名须黑头。


点绛唇·夜雨如倾


赵长卿

夜雨如倾,满溪添涨桃花水。落红铺地。枝上堆浓翠。去年如今,常伴酴醿醉。今年里。离家千里。独猛东风泪。


五月七日晚登碧亭有感


吴芾

连岁芙蕖照眼明,今年荷叶又青青。
老夫去此无他恋,只忆看花水上亭。


送游景仁夔漕分韵得喜字


吴泳

桐花繁欲垂,柳色澹如洗。
深谷舣行舟,匆匆春莫矣。
庐山蕨已肥。荆渚鱼正美。
提携赤藤杖,炊煮白粲火。
佳处有会心,岁月不须纪。
系船且夷犹,却待荻花水。
江平风浪澄,再与歌至喜。


皇华馆以上巳落因修禊事题诗纪之


王之望

泉上新台紫翠环,暮春修禊俯潺湲。
汉流尚带桃花水,云气初披杏子山。
柳絮轻扬晴日暖,竹光不动午阴閒。
时和岁稔游人乐,一醉聊开病守颜。


桃源行


王维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注释】:
物外:世外。

【简析】:
这首诗所写的内容源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但王维这首诗妙在毫无雕饰,更能引起人们的兴味,使桃花源更加有名。这是诗人十九岁时的作品。


这是王维十九岁时写的一首七言乐府诗,题材取自陶渊明的叙事散文《桃花源记》。清人吴乔在《围炉诗话》中曾说:“意思,犹五谷也。文,则炊而为饭;诗,则酿而为酒也。”好的诗应当象醇酒,读后能令人陶醉。因此,要将散文的内容改用诗歌表现出来,决不仅仅是一个改变语言形式的问题,还必须进行艺术再创造。王维这首《桃源行》,正是由于成功地进行了这种艺术上的再创造,因而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得以与散文《桃花源记》并世流传。
  《桃源行》所进行的艺术再创造,主要表现在开拓诗的意境;而这种诗的意境,又主要通过一幅幅形象的画面体现出来。
  诗一开始,就展现了一幅“渔舟逐水”的生动画面:远山近水,红树青溪,一叶渔舟,在夹岸的桃花林中悠悠行进。诗人用艳丽的色调,绘出了一派大好春光,为渔人“坐看红树”、“行尽青溪”作了铺陈。这里,绚烂的景色和盎然的意兴融成一片优美的诗的境界,而事件的开端也蕴含其中了。散文中所必不可少的交代:“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在诗中都成了酿“酒”的原材料,化为言外意、画外音,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去体会了。在画面与画面之间,诗人巧妙地用一些概括性、过渡性的描叙,来牵引连结,并提供线索,引导着读者的想象,循着情节的发展向前推进。“山口”、“山开”两句,便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它通过概括描叙,使读者想象到渔人弃舟登岸、进入幽曲的山口蹑足潜行,到眼前豁然开朗、发现桃源的经过。这样,读者的想象便跟着进入了桃源,被自然地引向下一幅画面。这时,桃源的全景呈现在人们面前了:远处高大的树木象是攒聚在蓝天白云里,近处满眼则是遍生于千家的繁花、茂竹。这两句,由远及近,云、树、花、竹,相映成趣,美不胜收。画面中,透出了和平、恬静的气氛和欣欣向荣的生机,让你驰骋想象,去领悟、去意会,去思而得之,而所谓诗的韵致、“酒”的醇味,也就蕴含其中了。接着,我们又可以想象到,渔人一步步进入这幅图画,开始见到了其中的人物。“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写出了桃源中人发现外来客的惊奇和渔人乍见“居人”所感到服饰上的明显不同,隐括了散文中“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意思。
  中间十二句,是全诗的主要部分。“居人共住武陵源”,承上而来,另起一层意思,然后点明这是“物外起田园”。接着,便连续展现了桃源中一幅幅景物画面和生活画面。月光,松影,房栊沉寂,桃源之夜一片静谧;太阳,云彩,鸡鸣犬吠,桃源之晨一片喧闹。两幅画面,各具情趣。夜景全是静物,晨景全取动态,充满着诗情画意,表现出王维独特的艺术风格。渔人,这位不速之客的闯入,自然也使桃源中人感到意外。“惊闻”二句也是一幅形象的画面,不过画的不是景物而是人物。“惊”、“争”、“集”、“竞”、“问”等一连串动词,把人们的神色动态和感情心理刻画得活灵活现,表现出桃源中人淳朴、热情的性格和对故土的关心。“平明”二句进一步描写桃源的环境和生活之美好。“扫花开”、“乘水入”,紧扣住了桃花源景色的特点。“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两句叙事,追述了桃源的来历;“峡里谁知有人事,世间遥望空云山”,在叙事中夹入情韵悠长的咏叹,文势活跃多姿。
  最后一层,诗的节奏加快。作者紧紧扣住人物的心理活动,将渔人离开桃源、怀念桃源、再寻桃源以及峰壑变幻、遍寻不得、怅惘无限这许多内容,一口气抒写下来,情、景、事在这里完全融合在一起了。“不疑”六句,在叙述过程中,对渔人轻易离开“灵境”流露了惋惜之意,对云山路杳的“仙源”则充满了向往之情。然而,时过境迁,旧地难寻,桃源何处?这时,只剩下了一片迷惘。最后四句,作为全诗的尾声,与开头遥相照应。开头是无意迷路而偶从迷中得之,结尾则是有意不迷而反从迷中失之,令人感喟不已!“春来遍是桃花水”,诗笔飘忽,意境迷茫,给人留下了无穷的回味。
  试将这首《桃源行》诗与陶渊明《桃花源记》作比较,可以说二者都很出色,各有特点。散文长于叙事,讲究文理文气,故事有头有尾,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交代得具体清楚。而这些,在诗中都没有具体写到,却又使人可以从诗的意境中想象到。诗中展现的是一个个画面,造成诗的意境,调动读者的想象力,去想象、玩味那画面以外的东西,并从中获得一种美的感受。这就是诗之所以为诗吧。
  王维这诗中把桃源说成“灵境”、“仙源”,今人多有非议。其实,诗中的“灵境”,也有云、树、花、竹、鸡犬、房舍以及闾巷、田园,桃源中人也照样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处处洋溢着人间田园生活的气息。它反映了王维青年时代美好的生活理想,其主题思想,与散文《桃花源记》应当说基本上是一致的。
  这首诗通过形象的画面来开拓诗境,可以说,是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在早年作品中的反映。此外,全诗三十二句,四句或六句一换韵,平仄相间,转换有致。诗的笔力舒健,从容雅致,游刃有余,颇为后人称道。清人王士禛说:“唐宋以来,作《桃源行》最佳者,王摩诘(维)、韩退之(愈)、王介甫(安石)三篇。观退之、介甫二诗,笔力意思甚可喜。及读摩诘诗,多少自在;二公便如努力挽强,不免面红耳热,此盛唐所以高不可及。”(《池北偶谈》)这“多少自在”四字,便是极高的评价。翁方纲也极口推崇道:这首诗“古今咏桃源事者,至右丞而造极。”(《石洲诗话》)可谓定评。
(刘德重)

病中漫兴八首


袁中道

艳陨芳销春又秋,雁王鹿女共夷犹。
偶穿竹叶烟中径,自坐梅花水上楼。
冷石烟汀鸥鸟梦,金题玉躞蠹鱼游。
亦从药裹关心后,闲却湖边小钓舟。¤


新昌留别一首


王阮

奉命诛求下户贫,抗章恳白上官嗔。
与其重敛毒千室,宁以深文中一身。
吏务循良邦有赖,士虽贫贱气宜伸。
空烟亭下桃花水,好送扁舟欲去人。


晚春


郭印

三月韶华破,东君谁送归。
浮空新绿涨,舞砌乱红飞。
柳絮风初定,桃花水渐肥。
羲和无计挽,独立又斜晖。


破阵子·占气中涵清淑


张孝忠

占气中涵清淑,徵诗古富篇章。杖屦闲随鱼□乐,怀抱清如湖水凉。何殊吴越乡。风柳春容袅袅,水花水影汪汪。且把清尊浇磊磈,莫为浮名愁肺肠。星星白发长。


重九后一日同公美游灵泉公美举示莲塘纳凉之


陈文蔚

寺访灵泉山路长,赋诗因得话莲塘。
林间度竹风无暑,涧里流花水带香。
静胜携筇终日款,闲来坐石满襟凉。
纪游未暇牵人事,题品输君第一章。

【原题】:
重九后一日同公美游灵泉公美举示莲塘纳凉之句后公美和予浮桥观月之韵纪灵泉之游予以老人不愉不暇即开老人既安用渠纳凉韵为谢

寄李悦夫时监成都军资库茶马司檄兼僚属闻近


晁公溯

宾筵聊可乐,筦库亦何劳。
近已尸鼠辈,果能清马曹。
晴郊堪挈榼,春事助挥毫。
借问浣花水,只今深几篙。

【原题】:
寄李悦夫时监成都军资库茶马司檄兼僚属闻近治胥吏数辈

武昌怀古十咏·西塞


白玉蟾

落尽桃花水满湖,西山西塞长新蒲。
斜风细雨今如许,青笠绿蓑谁又无。
圣主龙飞邦有道,醉仙睡到日高梧。
何时尧舜无巢许,我也人乎粘壁枯。


七夕(一本有寄怀二字)


窦常

露盘花水望三星,仿佛虚无为降灵。
斜汉没时人不寐,几条蛛网下风庭。
窦常
楚塞馀春听渐稀,断猿今夕让沾衣。
云埋老树空山里,仿佛千声一度飞。


春日过寿安山馆


罗邺

旧国多将泉石亲,西游爱此拂行尘。帘开山色离亭午,
步入松香别岛春。谁肯暂安耕钓地,相逢谩叹路岐身。
归期不及桃花水,江上何曾鲙雪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