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后已未始雨酒边书
宋方回
今年五月梅,昼夜雨不止。
及兹七八月,一旱乃如此。
古言了无验,社公饮旧水。
岂其世俗移,难复论常理。
里门分内竟,谁记戊与己。
诘朝始霡霂,渐作霈然喜。
破靴行荒园,沙泥濡足指。
蕉扇戴头归,声类钓蓬底。
有田谷不登,无田吾何耻。
荷锄莳蔬者,告谓土润咫。
芙蓉一二开,红蓼乱纷委。
木落楼阁出,风物甚清美。
偶兹樽酒具,小醉亦可尔。
土木愚顽姿,颓然隐吟几。
天地万古悠,微躲一稊蚁。
区区曷足云,后当知此士。
满庭芳 示刘子新 永乐大典卷一万三千三百四
元白华
光禄池台,将军楼阁,十年一梦中间。短衣匹马,重见镇州山。内翰当年醉墨,纱笼在、高阁依然。今何夕,灯前儿女,飘荡喜生还。衣冠初北渡,几人能得,对酒常闲。算唯君日日,陶写余欢。得陇且休望蜀,南山卧、白额黄班。茅檐底,男儿未老,勋业后来看。
代悲白头翁
唐刘希夷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注释】:
这是一首拟古乐府,题又作《代白头吟》。《白头吟》是汉乐府相和歌楚调曲旧题,古辞写女子毅然与负心男子决裂。刘希夷这首诗则从女子写到老翁,咏叹青春易逝、富贵无常。构思独创,抒情宛转,语言优美,音韵和谐,艺术性较高,在初唐即受推崇,历来传为名篇。
诗的前半写洛阳女子感伤落花,抒发人生短促、红颜易老的感慨;后半写白头老翁遭遇沦落,抒发世事变迁、富贵无常的感慨,以“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总结全篇意旨。在前后的过渡,以“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二句,点出红颜女子的未来不免是白头老翁的今日,白头老翁的往昔实即是红颜女子的今日。诗人把红颜女子和白头老翁的具体命运加以典型化,表现出这是一大群处于封建社会下层的男女老少的共同命运,因而提出应该同病相怜,具有“醒世”的作用。
诗的前半首化自东汉宋子侯的乐府歌辞《董娇娆》,但经过刘希夷的再创作,更为概括典型。作为前半的结语,“年年岁岁”二句是精警的名句,它比喻精当,语言精粹,令人警省。“年年岁岁”“岁岁年年”的颠倒重复,不仅排沓回荡,音韵优美,更在于强调了时光流逝的无情事实和听天由命的无奈情绪,真实动情。“花相似”、“人不同”的形象比喻,突出了花卉盛衰有时而人生青春不再的对比,耐人寻味。结合后半写白头老翁的遭遇,可以体会到,诗人不用“女子”和“春花”对比,而用泛指名词“人”和“花”对比,不仅是由于七言诗字数的限制,更由于要包括所有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可怜人,其中也包括了诗人自己。也许,因此产生了不少关于这诗的附会传说。如《大唐新语》、《本事诗》所云:诗人自己也觉得这两句诗是一种不祥的预兆,即所谓“诗谶”,一年后,诗人果然被害。这类无稽之谈的产生与流传,既反映人们爱惜诗人的才华,同情他的不幸,也表明这诗情调也过于伤感了。
此诗融会汉魏歌行、南朝近体及梁、陈宫体的艺术经验,而自成一种清丽婉转的风格。它还汲取乐府诗的叙事间发议论、古诗的以叙事方式抒情的手法,又能巧妙交织运用各种对比,发挥对偶、用典的长处,是这诗艺术上的突出成就。刘希夷生前似未成名,而在死后,孙季良编选《正声集》,“以刘希夷诗为集中之最,由是大为时人所称”(《大唐新语》)。可见他一生遭遇压抑,是他产生消极感伤情绪的思想根源。这诗浓厚的感伤情绪,反映了封建制度束缚戕害人才的事实。
(倪其心)
少年游·晓山日薄半春阴
宋赵子发
晓山日薄半春阴。烟暖柳拖金。满眼新晴,歌声妆影,悠荡碧云心。闲庭客散人归去,疏雨湿罗襟。楼阁濛濛,断虹明处,十里暮云深。
题赵善长为李原复所画山水
元王逢
日光青寒杀气白,山童林髡水缩脉。
城舂堕指扌朱送馁,莽苍坤舆大宵宅。
齐东赵原吴下客,辞荣养母韩康伯。
酒狂忽忆雍熙时,画法荆关海岳窄。
魁峰杰岭大将颜,秀厓峭壁仙卿班。
云岚滃勃嵩华表,石栈荦确崤函间。
翚飞楼阁深翠隐,兽群远迹人烟近。
一瀑天垂雪练绅,万松花落黄金粉。
森萝翳槲杳莫尽,若闻行歌采芝菌。
旁观众攫攘,妙洒独心苦。
神工精会合,鬼物毛竦竖。
烓爨扁舟露沙溆,磨轮新坊俯场圃。
雌伏鸡窠悬在梁,磬折田翁饲其牯。
土膏不假酥雨润,帘脚似逐东风顺。
贡联包匦旅裹粮,驴驱马驮力角奋。
怛然阁笔泪满腮,龙虎虚卧滦阳台。
累朝德泽百年运,短褐老去江南哀。
我诗题罢春泼眼,又见他乡鸿雁回。
晓上天津桥闲望偶逢卢郎中张员外携酒同倾
唐白居易
上阳宫里晓钟后,天津桥头残月前。
空阔境疑非下界,飘飖身似在寥天。
星河隐映初生日,楼阁葱茏半出烟。
此处相逢倾一醆,始知地上有神仙。
原诗是一首七律,作于洛阳。这两句是说,上阳宫里晓钟敲过之后,天津桥头的残月尚未落山,天刚亮时,我来到天津桥上赏景。“晓钟后”、“残月前”,形容天色欲晓十分恰切。--引自李济洲编著之《全唐诗佳句赏析》[url=http://tshjj.yeah.net/]http://tshjj.yeah.net/[/url]
夜游西虎丘寺八韵
唐白居易
不厌西丘寺,闲来即一过。
舟船转云岛,楼阁出烟萝。
路入青松影,门临白月波。
鱼跳惊秉烛,猿觑怪鸣珂。
摇曳双红旆,娉婷十翠娥。
香花助罗绮,钟梵避笙歌。
领郡时将久,游山数几何。
一年十二度,非少亦非多。
念昔游三首
唐杜牧
十载飘然绳检外,樽前自献自为酬。
秋山春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楼。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
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羽林枪。
李白题诗水西寺,古木回岩楼阁风。
半醒半醉游三日,红白花开山雨中。
【注释】:
十载飘然绳检外, 樽前自献自为酬。
秋山春雨闲吟处, 倚遍江南寺寺楼。
杜牧曾因仕途失意,长期飘泊南方。《念昔游》是若干年后追忆那次游踪而写的组诗,一共三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
诗的前两句,描写他十年浪迹江南,不受拘束的生活。漫长的生涯中,诗人只突出了一个“自献自为酬”的场面。两个“自”字,把他那种自斟自饮,自得其乐,独往独来,不受拘束,飘然于绳检之外的神态勾画出来了。这神态貌似潇洒自得,实际上隐约地透露出一肚皮不合时宜的愤世之感。
诗的后两句正面写到《念昔游》的“游”字上,但是并没有具体描写江南的景色。“秋山春雨”只是对江南景色一般的概括性的勾勒,然而爽朗的秋山和连绵的春雨也颇富于江南景致的特征。“春”、“秋”二字连用,同前面的“十载”相呼应,暗示出飘泊江南时日之久。诗人寄情山水,徜徉在旖旎风光之中,兴会所致,不免吟诗遣兴。写游踪又突出江南的寺院,正如作者在《江南春绝句》中所说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风光尤胜之故。“
倚楼”关切吟诗。“倚遍江南寺寺楼”,并烘托出游历的地域之广,也即是时间之长,又回应开头“十载”。
诗人到处游山玩水,看来似乎悠然自在,内心却十分苦闷。这首忆昔诗,重点不在追述游历之地的景致,而是借此抒发内心的情绪。愈是把自己写得无忧无虑,无拘无束,而且是年复一年,无处不去,就愈显示出他的百无聊赖和无可奈何。诗中没有一处正面发泄牢骚,而又处处让读者感到有一股怨气,妙就妙在这“言外之意”或“弦外之音”上面。
(唐永德)
李白题诗水西寺, 古木回岩楼阁风。
半醒半醉游三日, 红白花开山雨中。
“水西寺”即天宫水西寺,是宣州泾县水西山中很有名的一座寺院。寺中“凡十四院,其最胜者曰华岩院,横跨两山,廊庑皆阁道,泉流其下”(《江南通志》)。李白曾到此游览,并题有《游水西简郑明府》)一诗。杜牧此诗开门见山,提到李白在此题诗一事。李白诗中云:“清湍鸣回溪,绿竹绕飞阁;凉风日潇洒,幽客时憩泊”,描写了这一山寺佳境。杜牧将此佳境凝炼为“古木回岩楼阁风”,正抓住了水西寺的特点:横跨两山的建筑,用阁道相连,四周皆是苍翠的古树、绿竹,凌空的楼阁之中,山风习习。多么美妙的风光!
李白一生坎坷蹭蹬,长期浪迹江湖,寄情山水。杜牧此时不但与李白的境遇相仿,而且心绪也有些相似。李白身临佳境曰“幽客时憩泊”;杜牧面对胜景曰“半醒半醉游三日”,都是想把政治上失意后的苦闷消释在可以令人忘忧的美景之中。三、四句合起来,可以看到这样的场面:在蒙蒙的雨雾中,山花盛开,红白相间,幽香扑鼻;似醉若醒的诗人,漫步在这一带有浓烈的自然野趣的景色之中,显得多么陶然自得。
此诗二、四两句写景既雄俊清爽,又纤丽典雅。诗人是完全沉醉在这如画的山景里了吗?还是借大自然的景致来荡涤自己胸中之块垒呢?也许两者都有。
(唐永德)
中岩
宋范成大
赤岩倚竛竮,翠逻森戍削。
岑蔚岚气重,稀间暑光薄。
聊寻大士处,往扣洞门錀。
双撑紫玉关,中矗翠云幄。
应供华藏海,归坐宝楼阁。
无法可示人,但见雨花落。
不知龙湫胜,何似鱼潭乐?
夜深山四来,人静天一握。
惊看松桂白,月影到林壑。
门前六月江,世界尘漠漠。
宝瓶有甘露,一滴洗烦浊。
扪天援斗杓,请为诸君酌。
大道曲
明徐祯卿
长安楼阁互相望,户户珠帘十二行。
绿水过桥通酒市,春风下马有垂杨。
句
宋林鼐
四围紫翠峰峦合,一片丹青楼阁开。
寒食夜
唐韩偓
恻恻轻寒剪剪风,
杏花飘雪小桃红。
夜深斜搭秋千索,
楼阁朦胧细雨中。
雒城作
唐罗隐
大卤旌旗出洛滨,此中烟月已埃尘。更无楼阁寻行处,
只有山川识野人。早得铸金夸范蠡,旋闻垂钓哭平津。
旧游难得时难遇,回首空城百草春。
陪曾吉甫游中山
宋韩元吉
去天尺五城南寺,目极层轩得此游。
山阔雨收云点缀,江清日淡柳风流。
僧扉缭绕牛鸣地,楼阁参差斗大州。
公自蓬莱旧仙伯,一麾真复占鳌头。
朝宗门
宋石祖文
楼阁峥嵘古垒门,日随潮汐谨晨昏。
奠川禹绩勤沟洫,学海雄词识本源。
演迆众流唯北拱,委蛇万折肯西奔。
时人有问朝宗义,落笔直诗成不待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