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花吟
清曹雪芹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
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为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注释】:
《葬花吟》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也是作者曹雪芹借以塑造这一艺术形象,表现其性格特性的重要作品。它和《芙蓉女儿诔》一样,是作者出力摹写的文字。这首风格上仿效初唐体的歌行,在抒情上淋漓尽致,艺术上是很成功的。
这首诗并非一味哀伤凄恻,其中仍然有着一种抑塞不平之气。“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就寄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愤懑;“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岂不是对长期迫害着她的冷酷无情的现实的控诉?“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则是在幻想自由幸福而不可得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这些,才是它的思想价值之所在。
这曾诗的另一价值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探索曹雪芹笔下的宝黛悲剧的重要线索。甲戌本有批语说:“余读《葬花吟》至再,至三四,其凄楚憾慨,令人身世两忘,举笔再四,不能下批。有客日:‘先生身非宝主,何能下笔?”即字字双圈,批词通仙,料难遂颦儿之意,俟看玉兄之后文再批。’噫唏!阻余者想亦《石头记》来的,散停笔以待。”值得注意的是批语指出:没有看过“玉兄之后文”是无从对此诗加批的;批书人“停笔以待”的也正是与此诗有关的“后文”。所谓“后文”毫无疑问的当然是指后半部佚稿冲写黛玉之死的文字。如果这首诗中仅仅一般地以落花象征红颜薄命,那也用不着非待后文不可;只有诗中所写非泛泛之言,而大都与后来黛玉之死情节声切相关时,才有必要强调指出,在看过后面文字以后,应回头来再重新加深对此诗的理解。由此可见,《葬花吟》实际上就是林黛玉自作的诗谶。这一点,我们从作者的同时人、极可能是其友人的明义《题红楼梦》绝句中得到了证明。诗曰;伤心一首葬花词,似谶成真自不如。安得返魂香一缕,起卿沉痼续红丝?“似谶成真”,这是只有知道了作者所写黛玉之死的情节的人才能说出来的话。以前,我们还以为明义未必能如脂砚那样看到小说全书,现在看来,他读到过后半部部分稿子的可能性极大,或者至少也听作者交往的圈子里的人比较详尽地说起过后半部的主要情节。如果我们说,明义绝句中提到后来的事象“聚如春梦散如烟”、“石归山下无灵气”之类,还可由推测而知的话;那么,写宝王贫穷的“王孙瘦损骨嶙峋”,和写他因获罪致使他心中的人为他的不幸忧忿而死的“惭愧当年石季伦”等诗句,是再也无从凭想象而得的。上面所引之诗中的后两句也是如此:明义说,他真希望有起死回生的返魂香,能救活黛玉,让宝、黛两个有情人成为眷属,把已断绝的月下老人所牵的红丝绳再接续起来。试想,只要“沉痼”能起,“红丝”也就能续,这与后来续书者想象宝、黛悲剧的原因在于婚姻不自主是多么的不同!倘若一切都如程伟元、高鹗整理的续书中所写的那样,则宝玉已有他属,试问,起黛玉“沉痼”又有何用?难道“续红丝”是为了要她做宝二姨娘不成?
此诗“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等末了数句,书中几次重复,特意强调,甚至通过写鹦鹉学吟诗也提到。可知红颜老死之日,确在春残花落之时,并非虚词作比。同时,这里说“他年葬侬知是谁”,前面又说“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飘泊难寻觅”等等,则黛玉亦如晴雯那样死于十分凄惨寂寞的境况之中可以无疑。那时,并非大家都忙着为宝玉办喜事,因而无暇顾及,恰恰相反,宝玉、凤姐都因避祸流落在外,那正是“家亡莫论亲”、“各自须寻各自门”的日子,诗中“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或含此意。“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几句,原在可解不可解之间,怜落花而怨及燕子归去,用意甚难把握贯通。现在,倘作谶语看,就比较明确了。大概春天里宝黛的婚事已基本说定了,即所谓“香巢已垒成”,可是,到了秋天,发生了变故,就象梁间燕子无情地飞去那样,宝玉被迫离家出走了。因而,她悲叹“花魂鸟魂总难留”,幻想着自己能“胁下生双翼”也随之而去。她日夜悲啼,终至于“泪尽证前缘”了。这样,“花落人亡两不知”,若以“花落”比黛玉,“人亡”(流亡也)说宝玉,正是完全切合的。宝玉凡遭所谓“丑祸”,总有别人要随之而倒霉的。先有金钏儿,后有晴雯,终于轮封了黛玉,所以诗中又有“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的双关语可用来剖白和显示气节。“一别秋风又一年”,宝玉在次年秋天回到贾府,但所见怡红院已“红瘦绿稀”(脂评),潇湘馆更是一片“落叶萧萧,寒姻漠漠”(脂评)的凄凉景象,黛玉的闺房和宝玉的绛芸轩一样,只见“蛛丝儿结满雕梁”(脂评谓指宝黛住处),虽然还有宝钗在,而且以后还成其“金玉姻缘”,但这又怎能弥补他“对境悼颦儿”时所产生的巨大精神创痛呢?“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难道不就是这个意思吗?这些只是从脂评所提及的线索中可以得到印证的一些细节,所述未必都那么妥当。但此诗与宝黛悲剧情节必定有照应这一点,大概不是主观臆断吧;其实,“似谶成真”的诗还不止于此,黛玉的《代别离·秋窗风雨夕》和《桃花行》也有这种性质。前者仿佛不幸地言中了她后来离别宝玉的情景,后者则又象是她对自己“泪尽夭亡”(脂评)结局的预先写照。
有人说,《葬花吟》是从唐寅的两首诗中“脱胎”的(《红楼梦辨》)。诗歌当然是有所继承借鉴的,但不应把文艺创作的“源”和“流”的关系弄颠倒了。说到《葬花吟》在某些遣词造句、意境格调上利用前人之作,实不必到明人的集子中去找。唐初刘希夷《代悲白头翁》中“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之类为人熟知的诗句还不足以借取利用吗?即如葬花情节,也未必径取唐寅将牡丹花“盛以锦囊,葬于药栏东畔”事,作者的祖父曹寅
作者:陈秋月
思越人/朝天子
宋贺铸
怊怅离亭断彩襟。碧云明月两关心。几行书尾情何限,一尺裙腰瘦不禁。
遥夜半,曲房深。有时昵语话如今。侵窗冷雨灯生晕,泪湿罗笺楚调吟。
八声甘州·敛双蛾
宋仇远
敛双蛾、冷雨立毡车,离思上青枫。想天阶辞辇,长门分镜,征骑西东。应被婵娟早误,谁遣出深宫。鸾袖不堪绾,前事成空。独掩琵琶无语,恨主恩太薄,泪脸弹红。又争如汉月,深夜照帘栊。草青青、年年归梦,算北来、应自有征鸿。还堪笑,玉关何事,不锁春风。
夜宿合塘铺借壁间韵二首
宋易士达
潇潇冷雨送昏黄,伦竹吟风到客窗。
短梦欲成肠已断,明朝一岭即旴江。
蓦山溪 寄宝学
宋刘子翚
浮烟冷雨,今日还重九。
秋去又秋来,但黄花、年年如旧。
平台戏马,无处问英雄;
茅舍底,竹篱东,伫立时搔首。
客来何有?草草三杯酒。
一醉万缘空,莫贪伊、金印如斗。
病翁老矣,谁共赋归来?
芟垅麦,网溪鱼,未落他人后。
【注释】:
这首词的两片各有中心。上片是“无处问英雄”。“平台戏马”系用项羽典故 。“戏马台”在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南效云龙山下,昔日项羽曾在此操练兵马。后来,刘裕也于重阳节在此大会宾客。项羽、刘裕,皆一时豪杰,但时过境迁,英雄已逝 。“无处问英雄 ”,既是作者对已逝英雄的感叹,也是对当世英雄的寻觅,但理想的英雄又在何处呢!由于作者为没有英雄人物可报效祖国而焦虑,所以他才感到重九时节“浮烟冷雨”的压抑,才觉得“年年如旧”的只有黄花,也才“伫立时搔首 ”。下片的中心是“一醉万缘空 ”。正因为作者要在昏醉中寻找解脱与安慰,所以客来后才只有“草草三杯酒 ”,所以才劝宝学“莫贪伊、金印如斗”,与作者一道“赋归来”,去过“芟垅麦,网溪鱼”的隐居生活 。把上下两片联系起来,那么全词的主旨应该是 :深感救国无人,国事无望,作者遂欲断绝万缘。——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心突出,组织紧密,是这首词的特色。
刘子翬生活在南北宋交替之际,国家面临覆亡危险,急需济世之才。当时善于带兵的大将并不少,但他们互不信任,彼此掣肘、猜忌,致使宋军节节失利。
这阕词中“无处问英雄”一语蕴含着作者极深沉的时事之叹,不是普通的吊古诗词。
这是一首重阳寄人之作。词中全用与重阳有关的物事,经过加工处理,作者有意识地改变了它们的面貌,使其更好地为抒情达意服务。比如,词篇一开始用“浮烟冷雨”形容就跟秋高气爽的时节相异。作者勾画这幅天色,是要为全篇笼罩一层寒冷阴霾的气氛。
至于三、四句提点黄花,不去欣赏也未描写,只说是“但黄花 、年年如旧”。说只有黄花“年年如旧”言外之意此外的一切都不“如旧”,这当然就深化了“无处问英雄”的感慨 。“茅舍底,竹篱东”是重阳赏菊的地方,陶渊明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下。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诗句,李清照也有“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吟咏。不过,本篇的主人公于此,却不把酒,也不赏菊,而是“伫立时搔首”。
这里,词篇再现人物形象把作者忧国的情绪推到了高峰。自然,词人过重九也并非无酒,比方说客来之后就有“草草三杯酒 ”。只是这里的饮酒,并非是为赏菊助兴,也不是为了登高催诗,而是要自己“一醉万缘空”,要宝学“莫贪伊、金印如斗”。——以上写黄花、写竹篱、写饮酒,都直接触及社会现实,同单纯的赏菊的品酒、慕求清高是大相径庭的。接下去,“病翁”是子翬自号。“赋归来”,用陶渊明《归去来辞》,以示归隐之意。陶渊明以爱菊闻名,这事本身也就和重阳有关。不过刘子翬的“赋归来”乃是要“芟垅麦,网溪鱼 ”,并非有意恋菊。总之,只因作者的心绪不佳,所以在他眼里的重九美景全都变了样;而出现作者笔下的、改变风物又反衬和强化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种情景交融的创作方法,是这阕词存在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
次韵林子长岩桂
宋李洪
凉入千岩趣更幽,广寒月府恍神游。
断崖流水韵清古,冷雨凄风声凛秋。
要补离骚衙宋玉,岂期仙袂挹浮邱。
却思胜集湖边寺,搴取芳枝镇日留。
已亥杂诗 236
清龚自珍
阻风无酒倍消魂,况是残秋岸柳髡。
赖有阿咸情话好,一帆冷雨过娄门。
从子剑塘送我于苏州
温学士再访山中
宋白玉蟾
炎帝辞朱节,清晨立素秋。
借绯皆木叶,脱白满林丘。
流水万山兴,疎风冷雨愁。
诗人应自乐,歌知海东州。
水口上舟呈同行傅月山苌
宋五迈
泝流上嵩江,江阔流益峻。
时方良月初,打关恶风信。
老翁把柂立,首叫尾必应。
大男前运稿,风激水还喷。
小男上拽縴,石行跲复奋。
后退辄丈寻,前跻不尽寸。
逼仄一堵中,危坐易慵困。
冷雨去复来,前山邈难认。
江天暮渐低,好风来一瞬。
帆饱去如飞,两程疑可并。
举杯嘱月山,凡特有定分。
壮年登王官,转盼更五闰。
星沙罗闵艰,日毂转颠顿。
方头忤时流,失脚落陷井。
巧宦疾以驰,笑我拙而钝。
如登今日舟,易退难於进。
自平无生事,百欠无一剩。
饥寒驱出山,歌笑破群闷。
独有不自欺,心可与天印。
人为固多端,天定或能胜。
愿如晚来风,先逆后乃顺。
得酒且酌斟,升沉付天运。
有穷必有通,无喜亦无愠。
舟出西门
宋董嗣杲
扁舟冒冷雨,初出安定门。
天开水墨图,浓淡迷湖村。
渔板閧白昼,庙钟撞黄昏。
客船行虚明,天净水不浑。
向行数十程,万愁谁与论。
去家幸已近,方信萍无根。
湖歌发夜分,欸乃惊梦魂。
江行两月馀,不负惟酒樽。
次与仲和联句韵
明陈铎
卧病经年喜遇君,草堂清话到斜曛。
浊醪拚取尊前醉,险韵何妨席上分。
冷雨小蛩鸣切切,轻风残叶下纷纷。
也知别后还相忆,何处钟声隔暮云。
山中观残菊追怀眉山师伯浑
宋陆游
空山菊花瘦如棘,倾倒满地枝三尺。
阴风冷雨不相贷,烂草苍苔共狼藉。
人虽委弃渠自香,讵必泛酒登华堂。
君不见仁人志士穷死眉山阳,空使後世传文章!
山花子·林下荒苔道韫家
清纳兰性德
林下荒苔道韫家,生怜玉骨委尘沙。愁向风前无处说,数归鸦。
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魂是柳绵吹欲碎,绕天涯。
溪西李家
宋丘葵
秧鍼初出未全青,昨夜冈头冷雨晴。
日暮采樵人去后,一痕淡月乱蛙鸣。
中秋待月以星辰避彩乾坤静为韵分得避字
宋郭印
大火西流金用事,四海八荒蟠杀气。
风凄露冷雨涔涔,草木山川遍憔悴。
天公有眼老亦昏,妙手凭谁刮双翳。
一年佳月在今夕,可奈太清云点缀。
太威神力宰官身,开阖阴阳本游戏。
晚来微念入何许,顷刻氛霾变澄霁。
坐客惊起一凭栏,三峨新扫修眉翠。
瑶台飞镜贴寒空,流水无声光满地。
明吞万象却星辰,影落千岩走魑魅。
樽罍预设众初疑,唤得嫦娥乃容易。
良夜沈沈桂树高,兴发却嗟清影驶。
此时此乐不长有,一醉已拚那敢避。
更阑酒尽东方白,望舒迤逦还归辔。
我欲从之上广寒,挹取金波洗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