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 访华雪严不遇
元许有壬
水落寒林山骨瘦。湘江风细波纹皱。何处携琴何处酒。惆怅久。乱鸦啼断烟中柳。茅屋萧萧连瓮牖。半檐寒旭闲清昼。归路梅花香满袖。诗未就。青山笑我云回首。
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唐马怀素
帝子今何去,重姻适异方。离情怆宸掖,别路绕关梁。
望绝园中柳,悲缠陌上桑。空馀愿黄鹤,东顾忆回翔。
拟西出阳关无故人
宋宋祁
雨中柳色醉中迷,上马弯弓散马蹄。
阳关门外故人远,独有残阳相伴西。
龙翔寺寄李频
唐喻凫
钟声南北寺,不道往来遥。人事因循过,时光荏苒销。
悬灯洒砌雨,上阁绕云雕。即是洲中柳,嘶蝉急暮条。
又猪头和尚赞
宋释了惠
圣者圣何从,空中柳絮踪。
猪头不得吃,遍地扇腥风。
谢蒙斋王子文寄文卷
宋葛绍体
已闻挂风帆,宁知掣其肘。
缄自春山云,吟转秋夜斗。
文友有新录,笔之自吾手。
惓言桂山君,到死意愈厚。
夜半十一字,龙蛇尚惊走。
悠悠浙东西,客路霜中柳。
巍峨读书堂,珍重夫人寿。
弟兄自答问,进学以虚受。
所期蹑层霄,断金真皓首。
楼崎归去来,相忘如此酒。
阮郎归·风中柳絮水中萍
宋王从叔
风中柳絮水中萍。聚散两无情。斜阳路上短长亭。今朝第几程。何限事,可怜生。能消几度春。别时言语总伤心。何曾一字真。
送王四十五归东都
唐徐铉
海内兵方起,离筵泪易垂。怜君负米去,惜此落花时。
想忆看来信,相宽指后期。殷勤手中柳,此是向南枝。
留别宋处士
唐戴叔伦
留欢方继烛,此会岂他人。乡里游从旧,儿童内外亲。
夜深愁不醉,老去别何频。莫折园中柳,相看惜暮春。
渔家傲 访华雪严不遇
元许有壬
水落寒林山骨瘦。湘江风细波纹皱。何处携琴何处酒。惆怅久。乱鸦啼断烟中柳。茅屋萧萧连瓮牖。半檐寒旭闲清昼。归路梅花香满袖。诗未就。青山笑我云回首。
送王四十五归东都
唐徐铉
海内兵方起,离筵泪易垂。
怜君负米去,惜此落花时。
想忆看来信,相宽指后期。
殷勤手中柳,此是向南枝。
和陶渊明拟古(九首)
明戴良
皎皎云间月,濯濯风中柳。
一时固云好,相看不坚久。
我昔途路中,谈笑得石友。
殷勤无与比,常若接杯酒。
当其定交心,生死肯余负。
一朝临小利,何者为薄厚。
平居且尚然,缓急复何有。¤
上洛桥
唐李益
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何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
【注释】:
“洛桥”,一作“上洛桥”,即天津桥,在唐代河南府河南县(今河南洛阳市)。当大唐盛世,阳春时节,这里是贵达士女云集游春的繁华胜地。但在安、史乱后,已无往日盛况。河南县还有一处名园遗址,即西晋门阀豪富石崇的别庐金谷园,在洛桥北望,约略可见。诗人春日独上洛阳桥,北望金谷园,即景咏怀,以寄感慨。
它先写目中景。眺望金谷园遗址,只见柳条在春风中摆动,婀娜多姿,仿佛一群苗条的伎女在翩翩起舞,一派春色繁荣的好风景。然后写心中情。面对这一派好景,今日只有诗人孤零零地站在往昔繁华的洛阳桥上,觉得分外冷落,不胜感慨系之。
显然,诗的主题思想是抒发好景不常、繁华消歇的历史盛衰的感慨,新意无多。它的妙处在于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所造成的独特意境和情调。以金谷园引出洛阳桥,用消失了的历史豪奢比照正在消逝的今日繁华,这样的构思是为了激 发人们对现实的关注,而不陷于历史的感慨,发人深省。用柳姿舞腰的轻快形象起兴,仿佛要引起人们对盛世欢乐的神往,却以独上洛桥的忧伤,切实引起人们对时世衰微的关切,这样的手法是含蓄深长的。换句话说,它从现实看历史,以历史照现实,从欢乐到忧伤,由轻快入深沉,巧妙地把历史的一时繁华和大自然的眼前春色溶为一体,意境浪漫而真实,情调遐远而深峻,相当典型地表现出由盛入衰的中唐时代脉搏。应当说,在中唐前期的山水诗中,它是别具一格的即兴佳作。
(倪其心)
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三首
宋苏轼
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
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
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
庄周世无有,谁知此凝神。
若人今已无,此竹宁复有。
那将春蚓笔,画作风中柳。
君看断崖上,瘦节蛟蛇走。
保时此霜竿,复入江湖手。
晁子拙生事,举家闻食粥。
朝来又绝倒,谀墓得霜竹。
可怜先生槃,朝日照苜蓿。
吾诗固云尔,可使食无肉。
(吾旧诗云: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
途中
唐杨炯
悠悠辞鼎邑,去去指金墉。途路盈千里,山川亘百重。
风行常有地,云出本多峰。郁郁园中柳,亭亭山上松。
客心殊不乐,乡泪独无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