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淄川王景发肯构堂
宋沈与求
深林艺松柏,不数栎与樗。
坐待十亩阴,等为匠氏储。
宁复知种德,责报不厌徐。
名令后必大,善积庆有馀。
於焉望丰屋,政可增修闾。
王孙世东州,奕奕盈簪裾。
金埒通里巷,珠树连阶除。
贤哉景发甫,爽爽众莫如。
直气薄霄汉,妙语锵琼琚。
定知磊落人,一见怀抱摅。
谓我架华堂,映发先人庐。
揭名取肯构,盖念经营初。
堂前植桃李,堂上罗诗书。
桃李意取适,诗书计非疏。
诸郎自兰玉,舌耕起菑畲。
吾诗以为箴,会见联高车。
临平春日有怀
宋利登
少年贱生理,嗜书强解事。
长怀希南负,趋数惭北鄙。
乾坤双鬓改,日月寸心死。
誓从鹿豕游,乃复叨一第。
两年三作别,云雾生马耳。
临平二月春,花事归桃李。
独寻处士梅,三萧湖边水。
一官未得仕,畏首复畏尾。
旁观未知羞,自愧已无地。
悬知簪绂禽,扰扰事万起。
终当绿雾中,友彼乘龟子。
南柯不世勋,仅足雄众蚁。
惊雷聚雨
宋阳枋
山头云歼杂烧畲,桃李层层山半家。
讴轧蛮歌声满峡,春生龙节烂光华。
摸鱼儿·岁华向晚
宋无名氏
岁华向晚,遥天布同云,霁雪轻飞。前村昨夜漏春光,楚梅先放南枝。叹东君运巧思。裁琼镂玉妆繁蕊。花中偏异。解向严冬逞芳菲。免使游蜂粉蝶戏。梁台上,汉宫里。殷勤仗、高楼羌管休吹。何妨留取凭阑干,大家吟玩欢醉。待明年,念芳草、王孙万里。归未得、仙源应是。又被花、开向天涯,泪洒东风对桃李。
和邵端公醉后寄于谏议之作
唐权德舆
莫羡檐前柳,春风独早归。阳和次第发,桃李更芳菲。
宋夫人挽词
宋黄庭坚
往岁涂宫暗碧纱,倾城出祖路人嗟。
松柟峰下迁华寝,雪月光中咽晓笳。
有子今为二千石,同州才数两三家。
儿孙满地厥衣举,不见归时桃李华。
王宗臣赵处仁郑季克同游分得村字
宋刘黻
出关非为看桃李,爱识西山深处村。
舟泊野桥分柳色,屐寻閒径破苔痕。
鸠占欲雨唤夫妇,鸡傍残阳聚子孙。
得友不知商议久,归来灯火已黄昏。
喜迁莺·皇都春早
宋曹宰
皇都春早,正媚景霁色,融和时候。宿霭初收,祥烟新布,桃李满林惟绣。挺生圣朝哲辅,风采独居人右。世希有,看陈思名族,平阳革裔。
眷厚知已久,近辅名藩,符竹频分剖。一节趋朝,神京作镇,高掩昔年贤守。芝检异恩才下,玉笋清班须簉。寿龄远,与湖册同永,松椿同寿。
和永叔六篇其三看花呈子华内翰
宋梅尧臣
时不选数老独嗟,鬓毛未变目未花。
爱公深殿见桃李,长才高咏无能加。
红英灼灼弄日色,穠艳皎皎生铅华。
长廊重幕风不动,映柳黄莺吟未涯。
燕衔新泥补巢缺,蜗压峻陛临角斜。
是时唯闻鸟雀闹,尽日不听车轮哗。
虽传此景无分到,但讶习惯犹豪夸。
他年造物傥有意,不使龊龊居贫家。
上闽帅梁丞相生日二十二韵
宋陈傅良
炎正维中叶,皇图再造年。
天潢流少海,星纬粲台躔。
臣主尝难并,乾坤岂偶然。
千龄开历数,一气付陶甄。
黄屋传神器,彤庭领众仙。
风云从此会,日月更谁先。
昔者求侵地,何人赋甫田。
吴儿咸抵掌,哙等欲差肩。
庙论惟多士,戎功不在边。
一麾分赤社,万事属青编。
吾道谁难用,诸儒亦自偏。
才名多濩落,经行失枸挛。
洛蜀何嗟及,熙丰竟祸延。
帝罗兼雁木,平步忽貂蝉。
甚矣知当宁,凄其望济川。
年来群老行,公在万民悬。
定作盐梅梦,行歌杕杜还。
沧溟宗众滥,冲岳倚苍玄。
要使垂身后,无为慰眼前。
管弦无算爵,桃李未央天。
鲁燕虽堪颂,闽山不足镌。
中原康济事,彝鼎愿联翩。
题东山子李適碑阴二首
唐徐彦伯
陇嶂萦紫气,金光赫氛氲。美人含遥霭,桃李芳自薰。
图高黄鹤羽,宝夺骊龙群。忽惊薤露曲,掩噎东山云。
回也实夭折,贾生亦脆促。今复哀若人,危光迅风烛。
夜台沦清镜,穷尘埋结绿。何以赠下泉,生刍唯一束。
上巳日久病不出示儿侄二首
宋苏辙
春气侵脾久在床,开门桃李著泥香。
牛鸣颇觉西湖近,凤去长怜北榭荒。
欲出老人无伴侣,退归诸子解农桑。
南邻约卖千竿竹,拄杖穿林看笋长。
上巳日与二三子携酒出游随所见辄作数句明日
宋苏轼
薄云霏霏不成雨,杖藜晓入千花坞。
柯丘海棠吾有诗,独笑深林谁敢侮。
三杯卯酒人径醉,一枕春睡日亭午。
竹间老人不读书,留我闭门谁教汝。
出檐aa26枳十围大,写真素壁千蛟舞。
东坡作塘今几尺,携酒一劳农工苦。
却寻流水出东门,坏垣古堑花无主。
卧开桃李为谁妍,对立??相媚妩。
开樽借草劝行路,不惜春衫污泥土。
褰裳共过春草亭,扣门却入韩家圃。
辘轳绳断井深碧,秋千索挂人何所。
映帘空复小桃枝,乞浆不见应门女。
南山古台临断岸,雪阵翻空迷仰俯。
故人馈我玉叶羹,水冷烟消谁为煮。
崎岖束蕴下荒径,娅姹隔花闻好语。
更随落景尽余樽,却傍孤城得僧宇。
主人劝我洗足眠,倒床不复闻钟鼓。
明朝门外泥一尺,始悟三更雨如许。
平生所向无一遂,兹游何事天不阻。
固知我友不终穷,岂弟君子神所予。
原题:上巳日与二三子携酒出游随所见辄作数句明日集之为诗故词无伦次
永遇乐·桃李繁华
宋史浩
桃李繁华,芰荷清净,景物相继。霜后橙黄,雪中梅绽,迤逦春还至。寻思天气,寒暄凉燠,各有一时乐地。如何被,浮名牵役,此欢遂成抛弃。
如今醒也,扁舟短棹,更有篮舆胡倚。到处为家,山肴社酒,野老为宾侣。三杯之后,吴歌楚舞,忘却曳金穿履。虽逢个、清朝贵客,也须共来一醉。
感遇
唐张九龄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赏析】
诗开头两句,诗人就以饱满的热情,颂扬橘树经得起严冬考验,绘制了一幅江南橘林的美丽图景,形成了一个优美的艺术境界。橘树是果树中的上品,又能经得起严冬风霜的熬煎,终年常绿,因此诗人以丹橘自喻是有深刻含意的。这是诗人借用橘树来比喻自己“受命不迁”、“横而不流”的人格。这里,诗人不仅写了橘树的外形,而在着意表现它坚强不屈的精神,达到了形神的有机结合。同时呈献在读者面前的,并非一棵橘树,而是一片橘林。诗人是在描写包括他自己在内的“群像”。这就使得诗的意境更为深远开阔,形象更为高大生动。
三、四两句,写橘树的特点。诗人告诉读者橘树的经冬翠绿,并非因为江南气候暖和,而是因为它有着耐寒的本性。在这里,诗人采用的是问答的形式,问得自然出奇,答得分外有味,把橘树本身的特性简明地概括出来。诗人通过“岁寒心”的双关语,一方面巧妙地指出橘树的耐寒本性,同时又用以比喻诗人的高尚美德。这是借橘树的本性写诗人的心灵之美,既是诗中主人公的自我画像,也是当时千万个正直知识分子的品德的写照。从而使诗的主旨又深化了一层。
下面六句,是叙事,也是抒情。五、六两句是说:这些甜美的丹橘本可以送到远方呈献给尊贵的客人,无奈关山重叠,通道受阻。言下之意,他本可以将贤者推荐给朝廷,可惜道路被阻塞。这两句妙喻天成,不露痕迹。诗人借用眼前的景物,通过丰富的想象,表现了封建社会一个忠君爱国的知识分子,在遭贬的情况下,仍然不甘沉沦,依旧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可贵品质。七、八两句是诗人从感慨中得出的判断:命运的好坏,只是因为遭遇的不同;而这又如同周而复始的自然规律一样,其中的道理实在难以捉摸。这是诗人根据自身经历所发出的感叹。最后两句是紧承“运命”两句而来。诗人大声疾呼:不要只说种桃李,橘树难道不能供人乘凉吗?很清楚,诗人在为橘树鸣不平,也是在为贤者鸣不平。也就是说,贤者能人,不会不如李林甫之流。这两句是对朝廷听信谗言、邪正不辨、严厉斥责,也是全诗的主旨所在。由于诗人有深刻的洞察力和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因此这两句议论写得十分亲切自然,深刻有力,大大增加了诗的内涵。这里运用暗喻来抨击时弊,能发人深思,给人以很大的启迪。
从结构上看,这首诗短短五十字,构思精巧,结构严密,抒情写意,回环起伏。开头以橘起,最后以橘结,前呼后应,且深化主题。尤其是最后出人意料的设问,震人心弦,增添了诗的艺术魅力. 张九龄诗歌语言生动、比喻贴切,毫无矫揉造作、雕琢晦涩之病。刘熙载在《艺概》中,称张九龄的诗歌“独能超出一格,为李、杜开先”。这一评价是非常恰当的。刘禹锡说九龄“自内职牧始安(今桂林),有瘴疠之叹;自退相守荆户,有拘囚之思。托讽禽鸟,寄词草树,郁然与骚人同风。”就是指这类《感遇诗》。